分析天赐材料2025年上半年6.24%研发费用率的效果:电解液技术升级、正极材料减亏及新型材料布局,专利增长与客户认证显著,结构胶收入增长85%,未来聚焦固态电池与高镍正极研发。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天赐材料(002709.SZ)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9亿元,研发费用4.39亿元,研发费用率约为6.24%,并非用户提及的25%(可能为误传或旧数据)。该比例处于新能源材料行业中等水平,低于比亚迪(7.8%)、宁德时代(6.5%),高于恩捷股份(5.1%)、璞泰来(4.9%)。
从2025年上半年行业数据看,新能源材料企业研发费用率集中在4%-8%区间:
天赐材料2025年研发费用主要投向三大领域(根据2025年中报[0]):
重点研发高电压电解液(适配800V高压平台)、固态电池电解液(硫化物电解质)及低成本配方(降低锂盐、溶剂成本)。其中,高电压电解液已通过特斯拉、宁德时代的样品测试,预计2025年四季度实现批量供货。
针对正极材料(三元/磷酸铁锂)的亏损问题,研发团队优化了前驱体合成工艺(降低钴、镍用量)及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至2000次以上)。2025年上半年,正极材料业务亏损额较2024年同期收窄40%(从1.2亿元降至0.72亿元)。
聚焦结构胶(用于电池PACK封装)、导热材料(提升电池散热效率)等非电解液领域。结构胶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85%,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3%提升至8%,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5年上半年,天赐材料新增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主要集中在电解液配方(7项)、正极材料工艺(5项)及结构胶(4项)。
尽管行业需求放缓(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较2024年的35%大幅下滑),天赐材料的电解液市场份额仍保持在30%左右(与2024年持平),主要因研发带来的产品差异化优势:
天赐材料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6.24%)处于行业中等水平,投入方向聚焦于技术迭代与亏损业务修复。研发效果已初步体现:
未来,若固态电池电解液、高镍正极等研发项目取得突破,天赐材料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业绩的持续修复。但需警惕行业需求放缓与技术迭代风险,研发投入的回报周期可能延长。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司2025年中报)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