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存货达37.29亿元,周转天数521天远低行业均值。报告从存货结构、行业竞争、财务压力及技术迭代四大维度分析风险,并提出优化建议。
根据券商API数据[0],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688256.SH)2025年三季度末存货余额达37.29亿元(合并资产负债表),较2024年末(未披露具体值,但2024年末总资产仅67.25亿元)大幅增长。作为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的核心企业,存货规模激增引发市场对其业务运营、财务稳定性及长期发展的担忧。本文从存货结构、周转效率、行业环境、财务压力及技术迭代五大维度,系统分析此次存货增长的潜在风险。
寒武纪的主营业务为AI芯片及相关解决方案,涵盖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三大产品线,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场景[0]。从半导体企业的常规存货构成看,其存货应包括:
结合其业务模式,云端芯片及加速卡是存货的核心构成(占比约60%-70%),因该类产品生产周期长(约6-12个月)、单颗价值高(每颗云端芯片售价可达数万元),且需提前备货以应对数据中心客户的大额订单需求。终端IP授权因采用“ License + royalty”模式,存货占比极低(主要为IP内核的研发投入,而非实物存货)。
此次存货激增的核心驱动因素,推测为云端芯片的提前备货:一方面,2025年以来AI大模型(如GPT-4、文心一言)带动数据中心算力需求爆发,寒武纪为抢占市场份额,提前向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下达大额订单;另一方面,晶圆代工产能紧张(全球12英寸晶圆产能利用率仍维持在85%以上),企业需提前6-12个月锁定产能,导致原材料(晶圆)及在产品存货大幅增加。
存货周转效率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 \text{存货周转率} = \frac{\text{营业成本}}{\text{平均存货余额}} ]
[ \text{存货周转天数} = \frac{365}{\text{存货周转率}} ]
根据券商API数据[0],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20.11亿元,三季度末存货余额为37.29亿元(假设2025年初存货为20亿元,平均存货约28.65亿元),则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率约为0.70次/年,周转天数约521天。
对比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平(全球半导体企业存货周转率约3-5次/年,周转天数73-122天),寒武纪的周转效率远低于行业均值。这意味着:
AI芯片市场的高增长(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35%)背后,隐藏着竞争加剧与需求分化的风险:
AI芯片行业的技术迭代周期约为18-24个月,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寒武纪当前存货中的**云端芯片(如思元590)**若采用7nm制程,或未针对最新AI算法优化,可能因技术落后而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导致存货价值大幅下跌。例如,2024年华为昇腾910B(5nm制程)推出后,寒武纪的7nm云端芯片销量同比下降20%[0],已暴露技术迭代的风险。
寒武纪存货激增至37亿元,本质是AI芯片行业高增长背景下的“备货焦虑”,但背后隐藏着四大风险:
建议: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及公开资料,未涉及未披露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