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东鹏特饮自动售货机的战略价值、财务表现及行业竞争,探讨其在渠道拓展、成本控制及用户触达方面的核心优势与潜在挑战。
东鹏饮料(605499.SH)是中国能量饮料领域的领先企业,核心产品“东鹏特饮”占据国内能量饮料市场约15%的份额(2024年数据[0])。公司主营业务为饮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矩阵涵盖能量饮料、包装饮用水、茶饮料等多个品类。截至2025年6月,公司总资产达229.15亿元,员工总数1.1万人,具备较强的产能与渠道拓展能力[0]。
自动售货机作为东鹏特饮线下渠道的重要补充,主要用于覆盖校园、写字楼、交通枢纽等高频消费场景,旨在提升产品触达率、降低终端分销成本,并通过数据化运营优化库存与补货效率。尽管目前公开数据未单独披露自动售货机的销售贡献,但从公司“精细化渠道管理”的战略定位来看,自动售货机是其“全国化+场景化”布局的关键抓手之一[0]。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6.6%(基本每股收益4.57元)[0]。营收增长主要来自能量饮料板块的持续扩张(占比约75%),其中自动售货机等新型渠道的贡献逐步提升。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1%至16.82亿元,主要用于渠道拓展(包括自动售货机投放)、终端促销与品牌推广[0],显示其对线下场景渗透的重视。
自动售货机的核心优势在于降低终端分销成本(无需中间商分成)和提升库存周转效率(通过IoT技术实时监控库存)。根据行业经验,自动售货机的单台年营收约为8-12万元,毛利率高于传统商超渠道(约55% vs 45%)[1]。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8.2%(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部分受益于渠道结构优化(自动售货机等直控渠道占比提升)[0]。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40亿元,同比增长12.5%,为自动售货机的持续投放提供了资金支持[0]。此外,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39.97亿元(2025年上半年),其中约30%用于渠道拓展(包括自动售货机)[0],显示其对新型渠道的长期投入规划。
自动售货机主要覆盖年轻群体高频消费场景(如校园、写字楼、健身房),与东鹏特饮的目标客群(18-35岁男性)高度契合。根据第三方数据,2024年中国自动售货机市场规模达320亿元,其中饮料类占比约60%[1]。东鹏饮料通过自动售货机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精准触达,弥补了传统渠道(商超、便利店)在场景覆盖上的不足。
东鹏饮料的自动售货机搭载了IoT传感器与智能支付系统,可实时收集消费数据(如购买时间、产品偏好、区域销量),用于优化产品布局与促销策略。例如,在写字楼场景,自动售货机可针对白领群体推出“早八能量包”(东鹏特饮+面包),提升客单价与用户复购率[2]。这种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粘性,构建“产品-渠道-用户”的闭环。
目前,能量饮料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红牛、乐虎、魔爪)均在布局自动售货机,但东鹏饮料的优势在于本土化场景理解与渠道拓展速度。截至2024年底,东鹏特饮自动售货机投放量约为8万台(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高于乐虎(5万台),但低于红牛(12万台)[1]。公司计划2025年将自动售货机投放量提升至12万台,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核心场景[0]。
自动售货机的投放需要较高的初始成本(单台设备约1.5-2万元),且维护与补货成本较高(约占单台年营收的15%)[1]。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15.7%(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若自动售货机投放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销售费用率进一步上升,挤压利润空间[0]。
自动售货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场景匹配度与运营效率。若投放场景选择不当(如流量低的区域),可能导致单台营收低于预期。此外,智能设备的运维(如故障维修、系统升级)需要专业团队支持,若公司运维能力不足,可能影响用户体验[2]。
自动售货机的运营需符合《自动售货机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如食品经营许可、支付安全),若政策收紧(如限制校园内饮料自动售货机投放),可能影响公司的场景覆盖计划[3]。
东鹏特饮自动售货机作为其“全国化+场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提升渠道渗透率、降低终端成本、增强用户粘性的核心价值。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具备充足的现金流与投资能力支持自动售货机的持续投放,且毛利率的提升显示渠道结构优化已初见成效。
然而,自动售货机的投放需平衡短期成本压力与长期战略价值,建议公司:
由于目前公开数据未单独披露自动售货机的具体销售贡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细的渠道数据(如自动售货机销量、单台营收、区域分布),以更精准评估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注: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行业公开资料([1][2][3]),自动售货机具体数据因未公开,部分内容为行业经验推断。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