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震裕科技模具业务财经分析:精密级进冲压龙头与新能源增长

深度解析震裕科技(300953.SZ)精密级进冲压模具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与财务表现,聚焦新能源锂电池、汽车电机领域的技术壁垒与增长潜力,揭示其“模具+结构件”一体化模式的长期价值。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震裕科技模具业务财经分析报告

一、业务定位与核心价值: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龙头地位

震裕科技(300953.SZ)作为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及下游精密结构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模具业务是公司的核心战略板块。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以“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设计开发为核心”,为家电、新能源锂电池、汽车、工业工控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模具解决方案,并依托自身模具技术延伸至精密结构件(如电机铁芯、动力锂电池结构件)的生产。这种“模具+结构件”的一体化模式,使得模具业务不仅是公司的收入来源,更是下游业务的技术支撑,形成了“技术-产品-市场”的闭环优势。

从业务属性看,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属于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基础装备,其设计与制造能力直接决定了下游产品的精度、效率和成本。震裕科技的模具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机铁芯(家电、汽车电机核心部件)、新能源锂电池结构件等高端领域,体现了公司在模具细分赛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聚焦高附加值、高复杂度的精密模具,避开了中低端模具的价格竞争。

二、财务表现:模具业务的营收贡献与盈利质量

尽管券商API数据[1]未直接披露模具业务的细分财务数据,但通过公司整体财务指标可推测其模具业务的重要性:

  • 营收规模: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达40.47亿元(同比增长约?%,需补充同比数据,但API中2025年半年报营收为404676万元[1]),其中模具业务作为核心,预计占比超过50%(因下游结构件需依托模具生产,模具是业务链的源头)。
  • 盈利质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2.11亿元,净利率约5.21%(净利润/总营收);毛利率方面,尽管未披露模具业务单独毛利率,但精密级进冲压模具作为高端装备,毛利率通常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参考同类企业,如天汽模、豪迈科技的模具业务毛利率约25%-35%),推测震裕科技模具业务毛利率或在30%左右,高于下游结构件的盈利水平。
  • 增长驱动: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净利润4.0-4.2亿元(同比增长132%-143.6%)[1],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较快增长、规模效应明显”,其中模具业务的订单增长(如新能源锂电池、汽车领域的需求提升)是重要驱动因素。

三、行业背景: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催生模具需求增长

尽管未获取到中国模具行业2023-2025年的具体市场规模数据,但从宏观趋势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高端家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精密模具的需求持续增长。震裕科技的模具业务聚焦于这些高增长赛道:

  • 新能源锂电池: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锂电池结构件的精密化要求提高,公司的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依托自身模具技术,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
  • 汽车领域:汽车电机铁芯的冲压模具需求增长,公司的模具产品可应用于汽车电机制造,受益于汽车电动化趋势;
  • 高端家电:家电行业的升级(如智能家电、节能家电)需要更精密的结构件,公司的家电模具业务具备长期需求支撑。

四、竞争优势:技术与体系的双重壁垒

震裕科技的模具业务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积累制造体系两方面:

  • 技术优势: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人员(如设计二科科长黄秀东、设计一科科长项文华等[0]),具备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设计开发能力,可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 制造体系:公司拥有完整的模具制造体系,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可控,确保模具的精度和交付效率;
  • 客户资源:依托模具业务,公司与家电、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下游结构件业务的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客户粘性。

五、最新进展: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印证模具业务韧性

根据2025年半年报[1],公司实现营收40.47亿元,同比增长(需补充同比数据,如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亿元),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同理)。尽管未披露模具业务的具体增长数据,但从“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较快增长、规模效应明显”的业绩说明[1],结合下游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需求提升,可推测模具业务的营收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公司“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1],进一步强化了模具业务的技术壁垒。

六、结论:模具业务是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震裕科技的模具业务作为核心板块,依托高端制造领域的需求增长技术与体系的竞争优势,以及**“模具+结构件”的一体化模式**,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尽管短期可能受原材料价格、下游需求波动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高增长将为模具业务提供持续动力。从财务表现看,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印证了模具业务的韧性,未来随着产能扩张(如API中未披露的产能规划,但可推测),模具业务的营收占比和盈利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注:报告中部分数据为推测,因未获取到模具业务的细分财务数据,建议结合公司后续披露的年报或半年报补充验证。)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