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包钢股份(600010.SH)稀土永磁业务的资源禀赋、财务表现及行业前景。报告涵盖公司稀土钢产品、永磁材料布局、竞争优势及投资建议,助力投资者把握新能源材料机遇。
包钢股份(600010.SH)是内蒙古自治区大型钢铁企业,依托白云鄂博矿的铁-稀土共生资源,形成了“钢铁+稀土”的双主业格局。白云鄂博矿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矿,稀土储量占全国的83%、全球的38%,其中钕、镨、铽等永磁材料关键元素含量丰富。公司通过“钢铁生产+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将稀土元素融入钢铁产品,形成了“稀土钢”特色产品线(如稀土耐磨钢、稀土高强钢),但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的生产与销售尚未在公开财报中明确细分披露。
根据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及公开资料,包钢股份的稀土业务主要集中在稀土钢产品(占钢铁业务收入的15%-20%)和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如铌、钪等稀有金属开发)。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未单独披露稀土永磁材料的收入占比,但通过子公司“包钢稀土”(已剥离至北方稀土)的历史关联交易推测,其稀土永磁业务可能处于培育期,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
包钢股份是钢铁行业稀土资源整合龙头,其稀土钢产品市场份额约占国内稀土钢市场的30%,但稀土永磁业务处于行业第二梯队(第一梯队为北方稀土、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等)。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国内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25万吨,包钢股份的产能约0.5万吨(推测),市场份额不足2%。
根据2023年业绩预告,包钢股份的未来规划重点包括:
稀土永磁材料是新能源、高端制造的核心材料,全球需求预计以15%的年增速增长(2024-2030年)。国内市场方面,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约900万辆,需钕铁硼约10万吨)、风电(2024年装机量约80GW,需钕铁硼约5万吨)是主要需求端,包钢股份的稀土永磁业务若能实现产能扩张,有望受益于行业高增长。
公司收入的80%来自钢铁业务,钢铁价格受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影响大(2025年上半年钢铁价格同比下跌10%),导致净利润波动较大。
稀土价格(如钕、镨)受政策(如稀土配额)、需求(如新能源行业)影响大,2024年钕价格同比上涨25%,2025年上半年下跌18%,若稀土价格持续下跌,将挤压稀土永磁业务的利润空间。
北方稀土(600111.SH)、中科三环(000970.SZ)等企业已形成规模化的稀土永磁产能(北方稀土2024年钕铁硼产能5万吨/年),包钢股份若想进入第一梯队,需加大研发投入(如高端磁钢技术)和产能扩张。
包钢股份的稀土永磁业务目前处于培育期,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但依托白云鄂博矿的资源优势和钢铁业务的产业链协同,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核心利润增长点。从财务表现看,公司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下降55%,主要因钢铁业务毛利率低,稀土业务贡献有限。若公司能按计划推进稀土永磁产能扩张(2028年2万吨/年),并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需求增长,预计2027年稀土永磁业务收入将达到20亿元(假设单价40万元/吨),净利润约2亿元(净利率10%),占总净利润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不足10%提升至30%以上。
投资建议:短期(1-2年),钢铁行业周期性复苏(如房地产政策放松)将推动公司收入增长;长期(3-5年),稀土永磁业务的规模化将提升公司估值(目前PE约123倍,若稀土永磁业务贡献净利润2亿元,PE将降至60倍左右)。建议关注公司稀土永磁产能扩张进度及新能源行业需求变化。
数据来源: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