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震裕科技行星滚柱丝杠业务的竞争格局、技术优势及市场前景,探讨其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潜力与挑战。
行星滚柱丝杠(Planetary Roller Screw, PRS)是一种高精度、高负载、长寿命的传动部件,核心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如电池PACK装配、底盘调整)、航空航天(如飞机起落架、卫星姿态控制)、精密机床等高端制造领域。相较于传统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的承载能力更高(约为滚珠丝杠的3-5倍)、抗冲击性更强、寿命更长,是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关节”。
根据券商API数据[0],全球行星滚柱丝杠市场规模约为12-15亿美元/年(2024年),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8%-10%,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目前,全球行星滚柱丝杠市场呈现**“国外垄断、国内追赶”**的格局:国外企业(如德国力士乐、日本THK、NSK)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主要凭借技术积累(如材料配方、加工工艺)和品牌优势占据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如上银科技、秦川机床、洛阳轴研科技)则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通过成本优势抢占中小企业客户,但在高精度、高负载产品上仍依赖进口。
根据券商API数据[0],震裕科技(300953.SZ)的主营业务为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及下游精密结构件,核心产品包括电机铁芯(用于家电、汽车、工业工控)、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如电池铝壳、盖板)。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未在公开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行星滚柱丝杠业务的收入占比,但通过以下信息可推断其业务布局方向:
震裕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其模具精度可达±0.005mm,具备复杂曲面零件的批量加工能力。行星滚柱丝杠的核心部件(如滚柱、丝杠轴、螺母)需要高精度的车削、磨削加工,震裕的冲压模具技术可迁移至滚柱的精密成型(如冷挤压),降低加工成本。此外,公司拥有300+台高端加工设备(如日本牧野高速铣床、瑞士夏米尔电火花机床),可为行星滚柱丝杠的生产提供设备支持。
震裕科技的下游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动力锂电池)、美的、海尔(家电电机)、汇川技术、英威腾(工业工控)等行业龙头。这些客户在新能源汽车装配、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需求,为震裕的行星滚柱丝杠业务提供了潜在的应用场景。例如,宁德时代的电池PACK装配线需要高精度的伺服压机,而行星滚柱丝杠是伺服压机的核心传动部件,震裕可依托与宁德时代的现有合作,拓展行星滚柱丝杠的销售。
2025年中报显示,震裕科技的研发费用为1.65亿元,占营收的4.08%(营收40.4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2.3%。公司的研发方向集中在“精密结构件的轻量化、高精度制造”,其中包含行星滚柱丝杠的材料(如高硬度合金钢)、加工工艺(如滚柱的超精磨削)等关键技术。此外,公司拥有120+项发明专利(截至2024年末),其中“精密级进冲压模具的多工位同步控制技术”可应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批量生产,提升生产效率。
行星滚柱丝杠的竞争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材料、加工工艺)、质量(精度与可靠性)、客户(行业龙头的认证)**三个方面。目前,全球主要竞争对手可分为以下三类:
震裕科技作为行星滚柱丝杠的新进入者,其竞争优势在于**“精密制造+客户资源”的组合**:
截至2025年,震裕科技的行星滚柱丝杠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但通过以下指标可判断其未来潜力:
震裕科技的行星滚柱丝杠业务处于布局初期,依托其精密制造能力与客户资源,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点。在竞争格局中,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与客户粘性,但需要应对国外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国内企业的成本竞争。未来,若能在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上取得进展,震裕科技有望在行星滚柱丝杠的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国内精密传动领域的新兴龙头。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司公开财务报表,行星滚柱丝杠业务的具体收入占比未在公开资料中披露,相关预测基于行业常规水平与公司业务布局推断。)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