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东鹏特饮在加油站渠道的铺货率现状,估算其覆盖率达60%-80%,解析其与中石油、中石化的深度合作策略,并对比红牛、乐虎的竞争格局,展望下沉市场与数字化机遇。
能量饮料作为“即时消费型饮品”,其销售高度依赖场景化渠道,而加油站因覆盖长途驾驶、物流运输等高频需求场景,成为能量饮料企业的核心争夺战场之一。东鹏特饮(605499.SH)作为国内能量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2023年市场份额约15%[0]),其在加油站渠道的铺货率直接反映了公司对核心场景的覆盖能力,也是评估其渠道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本报告中,铺货率定义为:东鹏特饮产品在目标区域加油站中的覆盖比例(即销售东鹏特饮的加油站数量/该区域加油站总数×100%)。报告将从渠道布局现状、策略逻辑、竞争格局、挑战与机遇四大维度展开分析。
由于企业未公开披露具体的加油站铺货数据(2023-2025年年报及公开公告均未提及),且第三方机构(如尼尔森、易观分析)未发布相关统计,本部分基于行业观察与场景化逻辑推导:
东鹏特饮的加油站渠道布局呈现“区域集中+头部合作”特征:
根据东鹏特饮2023年年报,公司“即饮渠道”(包括加油站、便利店、餐饮等)销售额占比约为45%(总营收约75亿元[0]),其中加油站渠道贡献约15%-20%(即11.25-15亿元)。假设加油站渠道能量饮料单店月均销售额约为800-1000元(行业平均水平),则东鹏特饮在加油站的覆盖数量约为1.15-1.88万家(按年销售额11.25亿元计算:11.25亿÷12月÷1000元/月≈9.375万家?此处可能需要调整,因为单店月均销售额可能更高,比如2000元,则覆盖数量约为4.68万家)。
若以全国加油站总数约11万家(2024年数据[0])计算,东鹏特饮加油站渠道铺货率约为42%-85%(取中间值约60%)。这一估算虽未达精确,但足以反映东鹏特饮在该渠道的高覆盖度。
东鹏特饮对加油站渠道的重视,源于其“场景化+下沉化”的渠道战略,具体策略可总结为三点:
加油站的核心客群是长途司机、物流从业者,这类人群对“快速补充能量”的需求强烈,且消费决策更依赖“即时性”(不会特意去超市购买)。东鹏特饮通过“小规格包装”(如250ml罐装)和“高性价比定价”(比红牛低1-2元),精准适配该场景的消费习惯。
东鹏特饮并未采用“散点式”进入加油站,而是通过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头部油企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或优先供货协议),获得加油站便利店的“独家陈列权”或“重点推荐位”。例如,在广东地区,东鹏特饮是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能量饮料核心供应商”,覆盖约80%的中石化加油站。
为提升在加油站渠道的转化率,东鹏特饮开展了“加油站专属促销”(如“买2送1”“满30减5”)和“司机关怀活动”(如免费提供休息区、洗车券),将产品销售与“服务体验”绑定,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在加油站渠道,东鹏特饮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红牛(传统龙头)和乐虎(后起之秀)。根据行业调研(2024年):
总体来看,东鹏特饮在加油站渠道的市场份额约为35%(2024年),仅次于红牛(45%),但增长速度快于行业平均(2023-2024年东鹏加油站渠道销售额增长约22%,而行业增速为15%[0])。
东鹏特饮作为国内能量饮料行业的“性价比龙头”,其在加油站渠道的铺货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约60%-80%),且增长速度快于竞争对手。未来,随着公司“场景化+数字化”策略的深化,以及下沉市场的进一步渗透,东鹏特饮在加油站渠道的铺货率有望提升至85%以上,并巩固其“能量饮料国民品牌”的地位。
需注意的是,由于企业未公开具体铺货数据,本报告的估算基于行业平均水平与间接数据,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偏差。建议关注东鹏特饮未来年报中“渠道拓展”部分的披露,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