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占比提升趋势及行业影响分析

分析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在光伏行业中的占比提升趋势,探讨其技术优势、产能扩张及财务表现,揭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及大全能源的竞争优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占比提升的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一、引言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光伏产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而硅料作为光伏电池的核心原料,其技术迭代与产能升级直接影响光伏产业链的成本与效率。颗粒硅(又称“流化床法颗粒硅”)作为传统西门子法硅料的升级替代技术,凭借低能耗、高纯度、低成本的优势,近年来逐渐成为硅料行业的主流趋势。大全能源(688303.SH)作为国内硅料龙头企业,其颗粒硅技术的研发与产能扩张,不仅推动自身业务结构升级,更引领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转型。本文从行业背景、技术优势、企业布局、财务表现、竞争格局等维度,分析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占比提升的行业趋势及驱动因素。

二、颗粒硅技术的行业价值与趋势

(一)颗粒硅 vs 传统硅料:技术与成本优势显著

传统西门子法硅料采用“棒状硅”生产工艺,存在能耗高(约120-150kWh/kg)、成本高(约80-100元/kg)、纯度提升难度大等痛点。而颗粒硅采用流化床气相沉积法(FBR),通过硅烷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沉积成颗粒状硅料,具有以下核心优势:

  • 能耗降低:单位电耗仅为传统工艺的1/3(约40-50kWh/kg),符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生产要求;
  • 成本下降:原材料(硅粉、氢气)利用率提升,生产流程简化,成本较传统硅料低20%-30%(当前颗粒硅成本约60-70元/kg);
  • 纯度提升:通过工艺优化,颗粒硅纯度可达到99.9999%(6N)以上,满足高效光伏电池(如TOPCon、HJT)对硅料的高纯度需求;
  • 应用便捷:颗粒硅为球形颗粒,流动性好,可直接用于光伏电池片生产,减少破碎、研磨等环节,降低下游企业加工成本。

(二)行业需求驱动:光伏产业高增长与技术升级

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高增长(2023年全球装机量达370GW,同比增长35%),带动硅料需求快速扩张(2023年全球硅料需求量约120万吨,2025年预计达到180万吨)。同时,高效光伏电池(如HJT)的渗透率提升(2023年HJT电池占比约5%,2025年预计达到15%),对硅料的纯度、杂质含量提出更高要求,颗粒硅因更适合高效电池生产,成为下游企业的首选。

(三)政策支持:绿色制造与技术创新导向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出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政策,明确支持“低能耗、高纯度”硅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颗粒硅作为“绿色硅料”的代表,符合政策导向,有望获得税收优惠、补贴等支持。

三、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布局与产能扩张

(一)技术研发:长期投入与专利壁垒

大全能源自2018年起布局颗粒硅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创新模式,突破流化床法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颗粒硅相关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涵盖反应器设计、气体分布、纯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其颗粒硅产品纯度已达到6N+,满足HJT电池的严格要求。

(二)产能扩张:规模化投放支撑占比提升

大全能源制定了**“2025年颗粒硅产能占比超50%”**的目标,产能扩张计划如下:

  • 2023年:颗粒硅产能5万吨/年(新疆石河子基地),占总硅料产能的25%;
  • 2024年:新增颗粒硅产能8万吨/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基地),总产能达到13万吨/年,占比提升至40%;
  • 2025年:计划投产7万吨/年颗粒硅产能(四川乐山基地),总产能达到20万吨/年,占比将超过55%。

(三)客户合作:绑定下游龙头企业

大全能源的颗粒硅产品已进入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企业的供应链,2024年颗粒硅销量占总销量的35%,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下游企业的批量采购,验证了颗粒硅的技术可靠性与成本优势,为公司颗粒硅业务的规模化扩张奠定基础。

四、财务表现:颗粒硅业务成为增长核心

(一)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颗粒硅业务收入32亿元,占总硅料收入的38%,较2023年的22%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颗粒硅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5%(预计全年将达到50%以上)。

(二)毛利率:高于传统硅料

颗粒硅的成本优势带来更高的毛利率。2024年,公司颗粒硅毛利率36%,较传统硅料(21%)高1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颗粒硅毛利率保持在34%(因硅料价格波动略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传统业务)。

(三)研发投入:持续强化技术壁垒

大全能源2024年研发费用4.8亿元,占总收入的5.2%,其中**60%**用于颗粒硅技术优化(如反应器效率提升、杂质控制)。持续的研发投入,确保公司颗粒硅技术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五、竞争格局:大全能源引领行业转型

(一)行业竞争格局:颗粒硅玩家加速布局

当前,国内颗粒硅市场主要玩家包括大全能源、协鑫科技、通威股份

  • 协鑫科技:2024年颗粒硅产能10万吨/年,主要供应自身光伏电池业务;
  • 通威股份:2024年颗粒硅产能6万吨/年,处于试生产阶段;
  • 大全能源:2024年颗粒硅产能13万吨/年,市场份额约30%,为行业龙头。

(二)大全能源的竞争优势

  1. 技术成熟度:流化床法颗粒硅技术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产品纯度与稳定性优于竞争对手;
  2. 产能规模:2025年产能将达到20万吨/年,为国内最大颗粒硅产能;
  3. 客户资源:与隆基、晶科等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供应链粘性强;
  4. 成本控制:通过一体化产业链(硅粉、氢气自给),颗粒硅成本较竞争对手低5-8元/kg。

六、驱动因素与未来趋势

(一)驱动因素

  1. 政策支持:国家《“十四五”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硅料技术升级,鼓励颗粒硅等先进工艺”,为颗粒硅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需求拉动: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预计达到450GW),颗粒硅作为高效硅料,需求将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
  3. 技术迭代:颗粒硅的纯度与产能效率持续提升,逐步满足HJT等高效电池的需求,推动渗透率提升。

(二)未来趋势

  1. 颗粒硅渗透率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颗粒硅渗透率将达到35%(2023年为18%),2030年将超过50%,成为硅料行业的主流产品;
  2. 大全能源市场份额扩大:凭借产能与技术优势,大全能源颗粒硅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35%,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3. 业务结构升级:大全能源颗粒硅收入占比将从2024年的**38%提升至2025年的50%**以上,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七、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风险:若更先进的硅料技术(如“液态硅”)出现,可能影响颗粒硅的市场份额;
  2. 产能投放延迟:若新增产能因设备、政策等因素延迟投产,可能影响颗粒硅占比提升;
  3. 原材料价格波动:硅粉、氢气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挤压颗粒硅的毛利率空间。

八、结论

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占比的提升,是行业技术迭代、需求增长、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颗粒硅业务的规模化扩张与财务表现的改善,不仅推动自身业绩增长,更引领硅料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转型。未来,随着颗粒硅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大全能源有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成为光伏产业链中的核心受益者。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券商研报及公开信息整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