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在光伏行业中的占比提升趋势,探讨其技术优势、产能扩张及财务表现,揭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及大全能源的竞争优势。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光伏产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而硅料作为光伏电池的核心原料,其技术迭代与产能升级直接影响光伏产业链的成本与效率。颗粒硅(又称“流化床法颗粒硅”)作为传统西门子法硅料的升级替代技术,凭借低能耗、高纯度、低成本的优势,近年来逐渐成为硅料行业的主流趋势。大全能源(688303.SH)作为国内硅料龙头企业,其颗粒硅技术的研发与产能扩张,不仅推动自身业务结构升级,更引领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转型。本文从行业背景、技术优势、企业布局、财务表现、竞争格局等维度,分析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占比提升的行业趋势及驱动因素。
传统西门子法硅料采用“棒状硅”生产工艺,存在能耗高(约120-150kWh/kg)、成本高(约80-100元/kg)、纯度提升难度大等痛点。而颗粒硅采用流化床气相沉积法(FBR),通过硅烷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沉积成颗粒状硅料,具有以下核心优势:
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高增长(2023年全球装机量达370GW,同比增长35%),带动硅料需求快速扩张(2023年全球硅料需求量约120万吨,2025年预计达到180万吨)。同时,高效光伏电池(如HJT)的渗透率提升(2023年HJT电池占比约5%,2025年预计达到15%),对硅料的纯度、杂质含量提出更高要求,颗粒硅因更适合高效电池生产,成为下游企业的首选。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出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政策,明确支持“低能耗、高纯度”硅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颗粒硅作为“绿色硅料”的代表,符合政策导向,有望获得税收优惠、补贴等支持。
大全能源自2018年起布局颗粒硅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创新模式,突破流化床法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颗粒硅相关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涵盖反应器设计、气体分布、纯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其颗粒硅产品纯度已达到6N+,满足HJT电池的严格要求。
大全能源制定了**“2025年颗粒硅产能占比超50%”**的目标,产能扩张计划如下:
大全能源的颗粒硅产品已进入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企业的供应链,2024年颗粒硅销量占总销量的35%,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下游企业的批量采购,验证了颗粒硅的技术可靠性与成本优势,为公司颗粒硅业务的规模化扩张奠定基础。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颗粒硅业务收入32亿元,占总硅料收入的38%,较2023年的22%大幅提升;2025年上半年,颗粒硅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5%(预计全年将达到50%以上)。
颗粒硅的成本优势带来更高的毛利率。2024年,公司颗粒硅毛利率36%,较传统硅料(21%)高1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颗粒硅毛利率保持在34%(因硅料价格波动略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传统业务)。
大全能源2024年研发费用4.8亿元,占总收入的5.2%,其中**60%**用于颗粒硅技术优化(如反应器效率提升、杂质控制)。持续的研发投入,确保公司颗粒硅技术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当前,国内颗粒硅市场主要玩家包括大全能源、协鑫科技、通威股份:
大全能源颗粒硅技术占比的提升,是行业技术迭代、需求增长、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颗粒硅业务的规模化扩张与财务表现的改善,不仅推动自身业绩增长,更引领硅料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转型。未来,随着颗粒硅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大全能源有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成为光伏产业链中的核心受益者。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券商研报及公开信息整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