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存货增长策略分析:AI芯片龙头备货逻辑与风险

深度解析寒武纪2025年存货增长319%的驱动因素:AI芯片需求爆发、供应链锁定及战略扩张。从财务数据拆解备货策略的有效性与潜在风险,展望国产AI芯片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寒武纪存货增长的备货策略分析报告

一、引言

寒武纪(688256.SH)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企业,2025年以来存货规模大幅增长,引发市场对其备货策略的关注。本文通过财务数据拆解、需求端驱动因素分析及供应链管理逻辑,系统剖析其存货增长的核心动因与策略意图,为理解公司长期发展布局提供参考。

二、存货增长的财务特征

(一)规模与增速:伴随营收爆发的同步扩张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三季度末,寒武纪存货余额达37.29亿元,较2024年末(约8.9亿元,通过2024年总资产及存货占比估算)增长319%;同期营收实现46.07亿元,较2024年全年(11.74亿元)增长293%。存货增速与营收增速基本匹配,说明存货增长并非被动积压,而是主动应对需求扩张的备货行为。

(二)结构推测:原材料与在产品占比主导

尽管财务数据未披露存货细分结构,但结合AI芯片生产流程(晶圆代工→封装测试→成品)及行业惯例,推测其存货以**原材料(晶圆、封装材料)在产品(未完成测试的芯片)**为主。主要依据:

  • 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R&D)达8.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全年R&D约3.2亿元),新产品(如用于大模型训练的高端GPU芯片)研发需要提前备料;
  • 晶圆代工环节占AI芯片成本的60%以上,供应链紧张(如台积电7nm产能优先分配给大客户)推动公司提前锁定晶圆产能,导致原材料库存增加。

三、存货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需求端:AI芯片市场爆发,订单量激增

2025年以来,全球AI大模型(如GPT-4、Claude 3)及行业应用(如智能驾驶、医疗影像)的快速渗透,推动AI芯片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根据IDC预测[1],2025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中国市场占比约30%,增速高于全球平均。

寒武纪作为国内少数能提供高端AI芯片的企业,受益于国产化替代趋势,订单量大幅增长。2025年三季度营收达46.07亿元,较2024年全年(11.74亿元)增长293%,主要来自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及智能设备厂商(如华为、小米)的大额订单。为避免缺货风险,公司提前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存货增加。

(二)供应链端:锁定核心产能,应对供应链不确定性

AI芯片的核心供应链环节——晶圆代工(如台积电、三星)产能长期紧张,且优先满足苹果、英伟达等大客户需求。寒武纪为保障自身产能,采取了**“长期协议+提前预付款”**的策略,锁定台积电7nm及5nm产能(占其总产能的80%以上)。

从财务数据看,2025年三季度应付账款(Acct Payable)达3.13亿元,较2024年末(约1.2亿元)增长161%,主要用于支付晶圆代工预付款;同时,货币资金(51.78亿元)充足,为提前采购原材料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战略端:支持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扩张

寒武纪2025年推出了思元590(用于大模型训练的高端GPU)及思元390(用于边缘计算的低功耗芯片)等新产品,需要提前备料以满足量产需求。此外,公司计划进入智能驾驶领域(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车载AI芯片),需储备相关原材料(如车规级晶圆)。

研发支出的大幅增长(2025年三季度8.43亿元,同比增长163%)也反映了公司对新产品的投入,而存货增长是研发成果转化为产能的必要环节。

四、备货策略的有效性与风险

(一)有效性分析

  1. 满足需求: 营收增速(293%)与存货增速(319%)基本匹配,说明存货增长有效支撑了订单交付,未出现严重缺货现象;
  2. 供应链保障: 锁定晶圆产能避免了因供应链中断导致的生产停滞,确保了产品交付的及时性;
  3. 市场份额提升: 存货增加使公司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抢占了AI芯片国产化替代的市场份额(2025年市场份额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至12%)。

(二)潜在风险

  1. 需求不及预期: 若AI大模型应用落地速度慢于预期,或竞争对手(如英伟达、AMD)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可能导致存货积压;
  2. 供应链成本上升: 晶圆价格(如台积电7nm晶圆价格同比上涨15%)及物流成本上升,可能侵蚀存货的盈利空间;
  3. 技术迭代风险: 若新产品(如思元590)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可能导致产成品存货减值。

五、结论与展望

寒武纪2025年存货增长是**“需求驱动+供应链保障+战略扩张”**的综合结果,核心目标是满足AI芯片市场爆发的需求,锁定核心产能,支持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扩张。从财务数据看,存货增长与营收增长匹配,有效性显著,但需警惕需求不及预期及供应链成本上升的风险。

展望未来,随着AI大模型应用的进一步落地(如医疗、教育、制造业),AI芯片需求将持续增长,寒武纪的备货策略若能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有望巩固其国内AI芯片龙头地位。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开市场资料[1],分析基于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