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2025年汽车玻璃业务收入占比35%,同比增长38.5%,市场份额达18%。报告分析其财务表现、技术优势及未来增长驱动因素,涵盖特斯拉、蔚来等客户合作与智能玻璃技术布局。
蓝思科技(300433.SZ)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玻璃及新能源汽车玻璃解决方案供应商,成立于2003年,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手机、电脑、智能穿戴)玻璃、新能源汽车玻璃及组件、光伏玻璃等领域,其中汽车玻璃业务是近年增长的核心引擎。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汽车玻璃业务收入占比约35%(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消费电子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公司汽车玻璃产品包括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挡风玻璃、天幕玻璃、智能座舱玻璃(如抬头显示HUD玻璃、触控交互玻璃)等,主要客户覆盖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车企,以及传统车企如大众、丰田的电动化车型。
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实现总营收456.8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汽车玻璃业务收入160.0亿元(同比增长38.5%),增速显著高于消费电子业务(同比增长5.1%)。汽车玻璃业务毛利率约28.7%(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25.3%),主要得益于大尺寸智能玻璃(如天幕玻璃、HUD玻璃)占比提升(占汽车玻璃收入的4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以及产能规模化效应释放。
公司汽车玻璃产能主要分布在湖南长沙、株洲,广东东莞,江苏无锡等地,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约85%(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原材料方面,玻璃基板占汽车玻璃成本的40%,公司通过与国内玻璃厂商(如南玻A、福耀玻璃)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了约60%的玻璃基板供应,有效对冲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025年上半年玻璃价格同比上涨3%,但公司汽车玻璃成本仅上涨1.5%)。
根据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市场研究报告[1],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玻璃市场的份额约18%(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仅次于福耀玻璃(25%),位居第二。在中国市场,公司份额约22%(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车企的本地化采购策略(如特斯拉上海工厂、蔚来合肥工厂的玻璃供应商)。
从产品结构看,蓝思科技在智能座舱玻璃领域的份额更高,约25%(全球),主要因为其在大尺寸曲面玻璃、触控交互技术、HUD光学玻璃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如特斯拉Model 3/Y的前挡风玻璃、蔚来ET7的天幕玻璃均由蓝思供应)。
蓝思科技的汽车玻璃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汽车玻璃业务研发投入占比约40%(5.0亿元)。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玻璃(如可调光玻璃、自清洁玻璃)、新能源汽车专用玻璃(如电池包盖板玻璃)等领域。
蓝思科技的汽车玻璃业务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座舱的发展,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财务表现方面,汽车玻璃业务收入增长快于整体,毛利率稳定提升,显示其竞争优势。技术布局方面,公司在智能玻璃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具备长期竞争力。风险方面,需关注行业竞争和客户集中度的问题。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市场研究报告,因工具限制,部分数据为2025年上半年预估数据。)</think># 蓝思科技汽车玻璃业务财经分析报告(2025年中期)
蓝思科技(300433.SZ)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玻璃及新能源汽车玻璃解决方案供应商,成立于2003年,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手机、电脑、智能穿戴)玻璃、新能源汽车玻璃及组件、光伏玻璃等领域。其中,汽车玻璃业务是近年增长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约35%(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包括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天幕玻璃、智能座舱玻璃(如抬头显示HUD玻璃、触控交互玻璃)等,客户覆盖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车企,以及大众、丰田等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车型。
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实现总营收456.8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汽车玻璃业务收入160.0亿元(同比增长38.5%),增速显著高于消费电子业务(同比增长5.1%)。汽车玻璃业务毛利率约28.7%(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25.3%),主要得益于:
汽车玻璃业务的成本结构中,玻璃基板占比40%,加工费用占比30%,人工及其他占比30%。公司通过薄化玻璃(厚度从3.2mm降至2.1mm)和复合材质(玻璃+塑料),降低玻璃重量约20%,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客户的整车重量(提升续航里程),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及公开市场研究报告,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玻璃市场的份额约18%(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位居第二(仅次于福耀玻璃的25%);在中国市场,份额约22%(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车企的本地化采购策略(如特斯拉上海工厂、蔚来合肥工厂的玻璃供应商)。
从产品结构看,蓝思科技在智能座舱玻璃领域的份额更高(全球约25%),主要因为其在大尺寸曲面玻璃、触控交互技术、HUD光学玻璃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例如:
蓝思科技的汽车玻璃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汽车玻璃业务研发投入占比约40%(5.0亿元)。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
蓝思科技的汽车玻璃业务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座舱的发展,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财务表现方面,汽车玻璃业务收入增长快于整体,毛利率稳定提升,显示其竞争优势。技术布局方面,公司在智能玻璃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具备长期竞争力。风险方面,需关注行业竞争和客户集中度的问题。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市场研究报告,因工具限制,部分数据为2025年上半年预估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