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亚星锚链(601890.SH)订单可见度,涵盖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复苏、公司竞争地位、财务数据及未来订单增长潜力,揭示其高确定性投资价值。
亚星锚链(601890.SH)作为全球最大的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供应商,其订单可见度直接反映了公司未来业绩的确定性及行业需求趋势。本文通过行业背景、公司竞争地位、财务数据关联、客户结构四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与券商API数据,对其2025年及未来订单可见度进行深度分析。
锚链的需求高度依赖船舶制造(船用锚链)与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系泊链)两大下游行业。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3年以来,全球船舶订单量持续回升(2023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同比增长18%),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亦逐步复苏(2024年全球海上油气投资规模同比增长12%)。
亚星锚链的主营业务为船用锚链(占比约60%)与海洋系泊链(占比约40%),其中海洋系泊链附加值更高(毛利率约25%,高于船用锚链的18%)。下游行业的复苏直接带动公司订单需求增长,2023年公司业绩预增45%-70%,核心驱动因素即为“船用锚链与海洋系泊链销售收入增加”[0]。
亚星锚链拥有多项锚链制造核心技术(如高强度系泊链的热处理工艺),产品质量符合ABS、DNV、LR等国际船级社标准,是马士基、现代、三菱等全球顶级航运与海洋工程企业的核心供应商[0]。公司产能规模全球领先(年产能约20万吨),能够满足大型船舶(如超大型集装箱船)与深海油气平台(如FPSO)的大规模锚链需求,规模优势显著。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但均为行业头部企业(如马士基占比约15%,现代占比约10%),客户粘性强。这些客户的长期订单(如马士基的年度框架协议)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降低了订单波动风险。此外,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风电安装船、深远海养殖平台等新兴领域的锚链需求,客户结构逐步多元化。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9.91亿元(同比2023年中报的10.13亿元略有下降,主要因船用锚链价格波动),但净利润同比增长8.5%至1.19亿元[0]。净利润增长快于收入增长,主要因海洋系泊链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海洋系泊链收入占比约45%,较2023年提升5个百分点),其毛利率(约25%)高于船用锚链(约18%),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这一变化反映了公司订单结构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订单增加,支撑未来业绩增长。
公司2025年中报固定资产余额为5.71亿元,在建工程余额为1.09亿元(主要用于“高强度系泊链产能扩张项目”)[0]。产能扩张计划表明公司对未来订单需求的信心:若订单可见度低,公司不会大规模投入产能。此外,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约85%(高于行业平均75%),进一步验证了订单需求的旺盛。
2025年中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053万元(同比2023年中报的7405万元下降),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5.24亿元,同比2023年增长12%)[0]。应收账款增长源于客户(如海洋工程企业)的付款周期延长,但并未影响订单的稳定性——公司客户均为信用良好的头部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低。
公司与马士基、现代等客户的年度框架协议仍在执行,2025年上半年已确认的订单量约12万吨(占全年产能的60%),其中海洋系泊链订单约5万吨(占比41.7%)[0]。短期订单主要来自现有客户的重复采购,确定性高。
随着深远海油气开发(如巴西Pre-Salt油田、中国南海陵水17-2气田)与风电安装船(如全球风电装机量增长)的需求增加,公司海洋系泊链的订单量预计将以15%-20%的年增速增长。此外,公司正在研发的“超深水系泊链”(适用于3000米以上水深)已获得挪威船级社(DNV)认证,有望在2026年实现商业化,进一步提升订单竞争力。
全球锚链市场集中度较高(CR5约60%),亚星锚链的市场份额约30%,龙头地位稳固。随着全球船舶订单量(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量约1.2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0%)与海洋油气投资(2024年全球海上油气投资约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的持续增长,公司长期订单可见度高。
亚星锚链作为全球锚链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与规模优势、稳定的客户结构及优化的订单结构,订单可见度较高。短期(1年内)现有订单稳定,中期(1-3年)新兴领域(如深远海油气、风电)的订单增长潜力大,长期(3年以上)受益于行业复苏,订单确定性强。
投资建议:公司订单可见度高,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建议关注其海洋系泊链产能扩张进度与新兴领域订单获取情况。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司公开信息[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