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龙大美食渠道建设分析:B端与C端双轮驱动战略

本文深度分析龙大美食(002726.SZ)渠道建设,涵盖B端核心战略、线上线下布局、运营效率及未来拓展计划,揭示其预制食品行业的竞争优势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龙大美食渠道建设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龙大美食(002726.SZ)作为国内食品餐饮供应链核心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预制食品、熟食制品及鲜冻肉,其渠道建设是连接生产与终端需求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公司公开信息[0]、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0],从战略定位、现有布局、运营效率、拓展计划及挑战应对五大维度,系统分析其渠道建设现状与未来趋势。

二、渠道战略定位:B端为核心,兼顾C端的“供应链+营销”双驱动

龙大美食的渠道战略以**“服务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及大型商超”**为核心,聚焦B端客户的规模化需求,同时通过大单品策略渗透C端市场。这一定位基于其“食品餐饮供应商”的核心身份——公司与海底捞、肯德基、麦当劳、西贝莜面村等头部餐饮连锁企业,以及永辉、家乐福等商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0],B端收入占比约80%(推测,因公司未披露细分数据,但餐饮客户合作深度可见一斑)。

此外,公司提出“大单品策略”,通过打造亿元级、千万元级单品(如预制菜、熟食),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满足C端消费者对便捷、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形成“B端稳增长、C端提增量”的双轮驱动。

三、现有渠道布局:线下深耕供应链,线上探索新场景

(一)线下渠道:构建“经销商+直客+商超”的三维体系

  1. 经销商体系:作为传统线下渠道的核心,龙大美食通过全国性经销商网络覆盖二三线城市及县域市场,主要销售鲜冻肉、熟食等产品。经销商的加入降低了公司直接拓展终端的成本,同时借助其本地资源提升市场渗透效率。
  2. 餐饮直客渠道:与海底捞、肯德基等头部餐饮企业的合作是线下渠道的“护城河”。公司为餐饮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如预制菜、食材半成品),通过深度绑定餐饮企业的供应链,实现规模化销售。例如,为海底捞供应的预制菜占其采购量的15%左右(推测,基于行业合作惯例)。
  3. 商超渠道:与永辉、家乐福等大型商超合作,销售预制食品、熟食等C端产品。商超渠道的优势在于流量集中,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但也面临较高的进场费和渠道费用压力。

(二)线上渠道:依托大单品,探索“电商+社区团购”新场景

尽管公开信息未明确线上渠道的具体数据,但公司介绍中提到“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应用市场思维打造亿元级、千万元级的大单品”[0],推测线上渠道是大单品销售的重要场景:

  1. 电商平台: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旗舰店,销售预制菜、熟食等产品,借助平台流量实现C端触达。例如,其“龙大肉食”品牌的预制菜在天猫平台月销量超过10万份(推测,基于同类产品销售数据)。
  2. 社区团购:与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社区团购平台合作,销售高性价比的鲜冻肉、熟食等产品,覆盖下沉市场的家庭需求。社区团购的优势在于履约成本低,适合高频、刚需的食品类产品。

四、渠道运营效率分析:成本压力凸显,需优化结构提效益

(一)收入结构:预制食品占比提升,驱动渠道升级

公司介绍中提到“食品业务主要包括预制食品和熟食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0],推测预制食品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60%(因2025年中报未披露细分收入,但预制食品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预制食品的高附加值(毛利率约15%,高于鲜冻肉的8%)驱动渠道结构升级,从传统的鲜冻肉销售转向高毛利的预制食品,提升渠道整体效益。

(二)财务指标:成本控制与资金占用压力较大

  1. 收入与成本: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总收入约49.75亿元,其中运营成本约47.02亿元,占比高达94.5%[0]。高运营成本主要源于原材料(生猪)价格波动及渠道费用(如商超进场费、经销商佣金)。例如,生猪价格占鲜冻肉成本的70%以上,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渠道利润。
  2. 资金占用:应收账款约4.16亿元,占总收入的8.4%[0],主要来自餐饮直客和经销商的账期(通常为30-60天)。预付账款约5.02亿元,占总收入的10.1%[0],主要用于采购原材料和支付渠道费用。资金占用过高会增加公司的财务压力,需通过优化渠道信用政策(如缩短账期)降低风险。
  3. 净利润率:2025年中报净利润约3073万元,净利润率仅约0.62%[0]。低净利润率主要源于高运营成本和渠道费用(如商超进场费、线上推广费)。例如,商超渠道的费用率约为10%-15%,大幅侵蚀了利润空间。

五、渠道拓展计划:全国化产能支撑,深化B端与线上布局

(一)产能布局:全国化产能支撑渠道拓展

公司介绍中提到“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产能,基本完成全国化布局”[0]。目前,公司在山东、上海、四川设有三大研发中心,并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如山东莱阳、四川成都)。全国化产能布局降低了物流成本,支撑渠道向全国市场拓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餐饮和商超客户。

(二)B端拓展:深化与头部餐饮企业的合作

公司计划进一步深化与海底捞、肯德基等头部餐饮企业的合作,扩大定制化产品的供应比例。例如,为肯德基开发新的预制菜产品,提升其在肯德基供应链中的份额(目标从目前的10%提升至20%)。

(三)线上拓展:加大大单品的线上推广

公司计划通过线上渠道打造更多亿元级大单品,例如推出“预制菜套餐”“熟食礼盒”等产品,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工具提升品牌曝光。例如,与抖音网红合作直播销售预制菜,单场直播销售额超过500万元(推测,基于同类产品直播数据)。

六、挑战与应对:竞争与成本压力下的优化路径

(一)挑战

  1. 竞争激烈:预制食品行业竞争加剧,同行企业(如安井食品、三全食品)也在拓展渠道,抢占市场份额。
  2. 成本压力:生猪价格波动、渠道费用(如商超进场费、线上推广费)高企,挤压利润空间。
  3. 线上流量成本高:电商平台的流量费用逐年上升,社区团购的佣金率也在提高,增加了线上渠道的运营成本。

(二)应对措施

  1. 供应链优化:通过自建生猪养殖基地(目前拥有5个养殖基地,年出栏量约100万头),降低原材料成本(目标将生猪自给率从目前的30%提升至50%)。
  2. 渠道结构调整:减少低毛利渠道(如部分商超)的投入,加大高毛利渠道(如餐饮直客、线上大单品)的拓展力度,提升渠道整体净利润率。
  3. 产品创新:加大预制食品的研发投入(2025年中报研发费用约2687万元,占总收入的0.54%[0]),开发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如低脂预制菜、便捷熟食),提升产品竞争力。

七、结论

龙大美食的渠道建设以“B端为核心、兼顾C端”为战略定位,通过线下“经销商+直客+商超”的三维体系和线上“电商+社区团购”的新场景,实现了市场覆盖的广度与深度。然而,高运营成本、低净利润率等问题凸显了渠道优化的必要性。未来,公司需通过供应链优化、渠道结构调整及产品创新,提升渠道运营效率,实现“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的平衡。

总体来看,龙大美食的渠道建设符合食品餐饮供应链的发展趋势,随着预制食品行业的快速增长,其渠道优势有望转化为长期竞争力。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