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奥赛康眼科双抗ASKG712的临床进展、靶点优势及市场潜力,探讨其在wAMD、DME等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差异化价值,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奥赛康(002755.SZ)作为创新驱动的医药企业,其在眼科领域的布局备受市场关注。其中,VEGF/ANG-2双靶点抗体ASKG712是公司生物药管线的核心项目之一,针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等眼科疾病。本文结合公司公开信息、眼科药物市场趋势及靶点机制,对ASKG712的临床进展及潜在价值进行分析。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关键驱动因子,现有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已成为一线治疗,但仍存在耐药或疗效衰减问题。ANG-2(血管生成素-2)作为VEGF的协同因子,可通过破坏血管稳定性增强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研究表明,同时抑制VEGF和ANG-2可更彻底地阻断病理性血管生成,改善患者长期疗效[0]。
ASKG712是奥赛康自主研发的全人源双特异性抗体,采用对称结构设计,可同时高亲和力结合VEGF-A和ANG-2。与单靶点药物相比,其优势在于: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报披露,ASKG712于2023年启动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健康志愿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2024年,公司完成I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初步数据显示药物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0]。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未披露ASKG712的最新临床进展(如II期临床启动时间、数据读出计划)。结合生物药研发周期(I期约1-2年,II期约2-3年),推测ASKG712可能处于I期临床后期或II期临床准备阶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全球眼科抗VEGF药物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中国市场约2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5%[0]。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wAMD患者预计2030年达3000万)及糖尿病患病率上升(DME患者约1000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若ASKG712成功上市,假设其获得10%的中国市场份额,预计年销售额可达2.5-5亿元;若拓展至全球市场,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美元。
奥赛康当前收入主要来自消化、抗肿瘤领域的仿制药(如奥美拉唑注射剂),创新药占比不足10%。ASKG712作为公司首个眼科生物药,若成功上市,将:
若ASKG712在II/III期临床中未达到主要终点(如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导致项目终止。
Faricimab(罗氏)、Brolucizumab(诺华)等已上市药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ASKG712需在疗效、安全性或给药频率上实现差异化才能竞争。
CDE对生物药的审批标准日益严格,若ASKG712的生产工艺或质量控制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审批延迟。
尽管ASKG712的具体临床进展尚未公开,但从靶点机制、市场需求及公司研发能力来看,其具备成为眼科领域重磅药物的潜力。奥赛康作为拥有三十余年研发经验的企业,若能加快临床推进速度,优化临床试验设计,ASKG712有望在2030年前获批上市,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持续关注公司的临床进展披露(如II期临床数据读出)及研发投入情况(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达8.5%,同比增长15%),以评估ASKG712的价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