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远大智能(002689.SZ)机器人业务的财务贡献、竞争力及未来潜力,探讨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长期价值。
远大智能(002689.SZ)作为国内电梯行业的老牌企业,近年来逐步拓展机器人业务,将其纳入多元化发展战略。本文基于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从业务布局、财务贡献、竞争力及未来潜力等维度,系统分析机器人业务对公司的当前贡献及长期价值。
根据公司工商信息,远大智能的业务范围已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安装维修(包括“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属于公司“一般项目”类别。结合公司“电梯主业+多元化”的战略,机器人业务被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旨在依托电梯业务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积累,切入高增长的机器人赛道,降低对传统电梯业务的依赖。
由于公开财务数据未单独披露机器人业务收入,本文通过整体财务指标及业务结构推测其贡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约13.3%,根据2024年同期数据估算),其中电梯业务仍是核心(占比超90%,参考公司“main_business”描述)。机器人业务作为新拓展板块,目前收入占比预计不足5%(基于一般项目收入占比及行业同类公司经验),尚未对总收入形成显著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2132万元(同比扭亏,主要得益于电梯业务的成本管控及“一带一路”市场拓展)。机器人业务处于投入期,研发、产能建设等成本较高,短期难以贡献利润,甚至可能拉低整体毛利率(工业机器人行业毛利率约20%-30%,低于电梯业务的35%左右)。
从财务指标看,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ROE)约1.77%(净利润/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约4.14%(净利润/总收入),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机器人业务的投入尚未转化为盈利提升,说明其当前对财务指标的正向贡献有限。
尽管当前贡献有限,远大智能的机器人业务具备技术协同及渠道优势,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电梯业务的核心是精密控制、自动化系统(如电梯的变频控制、智能调度),这些技术可迁移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路径规划等领域。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能力支撑机器人业务的技术迭代(如工业机器人的精度提升、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
公司电梯业务的客户覆盖住宅、商场、酒店、公共设施等场景,这些场景也是机器人的潜在应用场景(如商场的服务机器人、工厂的工业机器人)。渠道协同有望降低机器人业务的市场拓展成本,加速客户渗透。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5)》,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远大智能切入的机器人领域处于高速增长期,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尽管当前贡献有限,机器人业务的未来潜力值得关注:
公司未公开机器人业务的具体产能,但结合“工业机器人制造”的业务范围,预计已具备小规模生产能力。未来若加大研发投入(如增加机器人核心部件(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自主研发),产能及产品竞争力将逐步提升。
机器人业务的盈利周期通常为3-5年(研发+产能建设+市场拓展)。若公司能依托技术及渠道优势,在工业机器人(如电梯制造环节的自动化改造)或服务机器人(如商场、酒店的配送机器人)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预计2027年前后可实现盈利,成为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
当前贡献:机器人业务对远大智能的总收入及利润贡献极小(占比不足5%),尚未成为核心业务。
长期价值:作为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关键布局,机器人业务依托技术及渠道协同,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长期价值高于短期贡献。
建议:关注公司机器人业务的研发投入进度(如专利数量、核心部件自主化率)及市场拓展情况(如客户订单、场景渗透),这些指标将决定机器人业务的未来贡献度。
(注:本文分析基于公开信息及财务数据推测,因公司未单独披露机器人业务收入,部分结论存在数据限制。)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