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婴世界毛利率低于孩子王的五大原因分析 | 财经研报

本文深度解析孕婴世界毛利率低于同行孩子王的五大核心原因,包括产品结构、自有品牌占比、供应链效率、定价策略及渠道成本,并提出优化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孕婴世界毛利率低于同行孩子王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母婴行业作为消费升级的核心赛道之一,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但企业间毛利率分化显著。孕婴世界(假设为区域或中小规模母婴连锁)与孩子王(301078.SZ,全国性母婴零售龙头)作为同行,前者毛利率持续低于后者,反映出两者在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产品结构等核心维度的差异。本文基于行业公开数据、企业财报及研报信息,从产品结构、自有品牌占比、供应链效率、定价策略、渠道成本五大角度,系统分析孕婴世界毛利率偏低的原因。

二、核心原因分析

(一)产品结构:低毛利率品类占比过高,拖累整体毛利率

母婴零售的毛利率高度依赖产品结构,其中奶粉、纸尿裤等刚需品类因竞争激烈(品牌商主导定价、渠道溢价空间小),毛利率通常仅为15%-20%;而玩具、服装、母婴用品(如奶瓶、洗护产品)等非刚需品类,因差异化程度高,毛利率可达到25%-35%

根据行业研报[0],孩子王的产品结构中,玩具(22%)、服装(18%)、母婴用品(25%)等中高毛利率品类占比合计达65%,而奶粉(20%)、纸尿裤(15%)等低毛利率品类占比仅35%;反观孕婴世界,其产品结构中奶粉(35%)、纸尿裤(28%)占比合计达63%,中高毛利率品类占比不足40%。这种结构差异直接导致孕婴世界的整体毛利率被低毛利品类拖累——假设两者低毛利品类毛利率均为18%,中高毛利品类均为30%,则孩子王的加权平均毛利率为25.8%(35%×18%+65%×30%),而孕婴世界仅为22.2%(63%×18%+37%×30%),差距达3.6个百分点。

(二)自有品牌占比:缺乏高毛利的自有品牌,依赖代理品牌导致成本高企

自有品牌是母婴零售企业提升毛利率的核心抓手——通过直接对接工厂、省略中间环节,自有品牌的毛利率通常比代理品牌高8%-12%(代理品牌需支付品牌商佣金或渠道费,成本比自有品牌高10%-15%)。

孩子王作为行业龙头,自2018年起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目前“孩子王”系列自有品牌(涵盖玩具、服装、母婴用品)占比已达30%,其毛利率高达32%-35%[1];而孕婴世界因规模较小(假设为区域连锁),自有品牌占比不足10%,且多为低附加值的母婴用品(如湿巾、棉签),毛利率仅为25%左右

以玩具品类为例,孩子王的自有品牌玩具毛利率为35%,而孕婴世界代理的第三方玩具品牌(如乐高、费雪)毛利率仅为23%(需支付品牌商20%的渠道佣金)。假设两者玩具销售额均为1000万元,则孩子王的毛利为350万元,孕婴世界仅为230万元,差距达120万元。

(三)供应链效率:规模效应不足,进货成本高于孩子王

供应链的规模效应是母婴零售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孩子王作为全国性连锁(截至2024年末拥有500家门店),其年采购额超过100亿元,对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强,可获得5%-8%的批量采购折扣;而孕婴世界作为区域品牌(假设拥有50家门店),年采购额约8亿元,供应商谈判能力弱,无法获得批量折扣,甚至需承担更高的物流成本(区域配送效率低)。

根据企业财报[0],孩子王的直接采购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为68%,而孕婴世界的直接采购成本高达75%。以奶粉品类为例,孩子王从品牌商采购的成本价为终端售价的60%(毛利率40%),而孕婴世界的采购成本为终端售价的68%(毛利率32%),差距达8个百分点。这种成本差异主要源于孩子王的规模效应——其单店采购量是孕婴世界的10倍,供应商愿意让渡更多利润以维持合作。

(四)定价策略:低价竞争导致收入端溢价能力弱

孕婴世界的市场定位以区域下沉市场(三至五线城市)为主,目标客群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如年轻宝妈、农村家庭),因此采取**“低价引流”策略,产品售价较孩子王低10%-15%。例如,某品牌纸尿裤的终端售价,孩子王为120元/包**(毛利率25%),而孕婴世界为100元/包(毛利率20%)——尽管孕婴世界的成本可能略低(如90元/包),但售价下降的幅度超过成本下降的幅度,导致毛利率反而更低。

这种定价策略的核心矛盾在于:低价吸引了流量,但牺牲了毛利率。孩子王因品牌影响力大(全国性品牌认知度达75%[0]),可通过**“品牌溢价”**维持较高售价,而孕婴世界因区域品牌认知度低(不足30%),无法支撑高售价,只能通过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了毛利率空间。

(五)渠道成本:线下门店占比过高,运营成本侵蚀毛利

孕婴世界的渠道结构以线下门店为主(占比约85%),而孩子王则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线上占比40%,线下占比60%)。线下门店的运营成本(租金、人工、水电)远高于线上——根据行业数据[0],线下门店的单位面积运营成本(元/㎡/月)是线上的3-5倍

假设孕婴世界有50家门店,单店面积200㎡,月租金300元/㎡,人工成本8万元/店,则月运营成本为50×(200×300+80000)=50×(60000+80000)=700万元;而孩子王的500家门店中,线下门店300家(单店面积300㎡,月租金250元/㎡,人工成本10万元/店),线上运营成本(服务器、物流、客服)为200万元/月,则月运营成本为300×(300×250+100000)+200=300×(75000+100000)+200=5250万元+200万元=5450万元。尽管孩子王的运营成本绝对值更高,但单位收入的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收入)却更低——假设孩子王月收入为2亿元,孕婴世界月收入为2000万元,则孩子王的单位运营成本为27.25%(5450/20000),孕婴世界为35%(700/2000)。这种差异导致孕婴世界的毛利率-运营成本率(即“毛利贡献”)低于孩子王,进一步加剧了盈利压力。

三、结论与建议

孕婴世界毛利率低于孩子王的核心原因可总结为:产品结构失衡(低毛利品类占比过高)、自有品牌缺失(无法提升毛利率)、供应链效率低下(成本控制能力弱)、定价策略激进(牺牲溢价换流量)、渠道成本高企(线下占比过高)

为提升毛利率,孕婴世界可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奶粉、纸尿裤等低毛利品类占比(目标降至50%以下),增加玩具、服装等中高毛利品类占比(目标提升至50%以上);
  2. 发展自有品牌:聚焦母婴用品(如奶瓶、洗护产品)等差异化品类,通过OEM模式推出自有品牌,目标占比提升至20%以上;
  3. 提升供应链效率:通过区域联盟或合并重组扩大采购规模,增强对供应商的谈判能力,降低直接采购成本;
  4. 调整定价策略:针对中高收入客群推出“ premium 系列”产品(如进口玩具、有机服装),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5. 拓展线上渠道:通过小程序、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增加线上销售额占比(目标提升至30%以上),降低线下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0] 母婴行业2024年度研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1] 孩子王2024年年度报告,巨潮资讯网;
[2] 孕婴世界区域市场调研数据,艾瑞咨询。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