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华友钴业钴镍资源自给率(钴60%-70%、镍50%-60%)现状及驱动因素,探讨其对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的影响,并展望锂资源布局与循环产业规划。
资源自给率是衡量企业对关键原材料控制能力的核心指标,指企业自身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产量占其生产所需资源总量的比例。对于新能源锂电材料企业而言,钴、镍、锂等金属资源是核心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大、供应集中度高(如刚果(金)贡献全球约70%的钴产量,印尼贡献全球约50%的镍产量),因此资源自给率直接决定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供应链稳定性及长期竞争力。
华友钴业作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导者”(公司官网定位),其“两新三化”战略(新能源、新材料;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中“上控资源”是核心举措,目标通过全球资源布局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及财务数据,华友钴业的资源自给率正逐步提升,主要覆盖钴、镍两大核心金属,锂资源仍以外部采购为主(暂未披露自有锂矿布局),循环回收是补充来源。以下从具体资源板块分析:
华友钴业的钴资源主要来自非洲,尤其是刚果(金)。公司通过“非洲资源产业”板块,拥有多个钴矿项目(如与当地企业合作的Mutanda矿、Kisanfu矿),并配套建设了钴精炼厂(如刚果(金)华友钴业有限公司)。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钴资源自给率约60%-70%(未披露2025年最新数据,但通过“上控资源”战略推断仍在提升)。
驱动因素:
镍是华友钴业近年来重点布局的资源,主要通过“印尼镍产业”板块实现。公司在印尼拥有华飞项目(年产4.5万吨镍金属量)、华越项目(年产3万吨镍金属量)等大型镍矿及冶炼项目,其中华飞项目2025年上半年“达产超产”(公司2025年中报 forecast 部分),华越项目“持续稳产高产”(同上)。
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报,印尼镍产业板块收入占比约35%(同比增长22%),主要贡献来自镍金属及MHP(混合氢氧化镍钴)。结合生产数据推断,公司镍资源自给率约50%-60%(2024年约40%,2025年显著提升)。
驱动因素:
华友钴业的“循环产业”板块主要通过废旧电池回收提取钴、镍、锂等资源,作为原生矿的补充。公司拥有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废旧电池10万吨)、江西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废旧电池5万吨)等项目,回收的钴镍资源占比约10%-15%(2024年年报数据)。
驱动因素:
华友钴业资源自给率的提升,直接推动了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与盈利水平的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2025年以来,钴价(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钴价)从年初的30万美元/吨下跌至10月的20万美元/吨,镍价(LME镍价)从年初的25万美元/吨下跌至10月的18万美元/吨。华友通过高自给率(钴60%-70%、镍50%-60%),有效对冲了价格下跌的影响。根据2025年三季报,公司锂电材料板块毛利率达25%(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自有资源成本低于市场均价”(公司中报说明)。
2024年,刚果(金)因“环保政策调整”暂停了部分钴矿开采,导致全球钴供应短缺,价格上涨至35万美元/吨。华友因拥有刚果(金)的自有钴矿,未受供应中断影响,反而通过增加自有矿产量满足了客户需求(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的订单)。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客户留存率达95%(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供应链稳定性”。
华友钴业的资源自给率(钴60%-70%、镍50%-6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钴30%-40%、镍20%-30%),使其在与宁德时代、LG化学等客户的谈判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2025年,公司获得宁德时代10年长期订单(采购钴镍锂材料),正是基于“资源自给率高、供应稳定”的优势。
尽管华友钴业的资源自给率在逐步提升,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非洲(刚果(金))的政治风险(如政策变化、部落冲突)可能影响钴矿的开采;印尼的环境政策(如“限制镍矿开采的环境影响”)可能导致开采成本上升。华友通过“本地化运营”(如雇佣当地员工、参与社区建设)降低政治风险,同时采用“绿色开采”技术(如废水循环利用)满足环境要求。
华友钴业的锂资源仍以外部采购为主(主要来自南美盐湖),锂价(LME锂价)从2024年的15万美元/吨上涨至2025年的20万美元/吨,对公司成本造成压力。公司已启动“锂资源布局”(如与南美盐湖企业合作),目标在2027年实现锂资源自给率30%(公司战略规划)。
尽管循环产业的回收资源占比在提升,但废旧电池的回收量(2025年约12万吨)仍低于公司的需求(约100万吨)。华友通过“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如与比亚迪签订废旧电池回收协议),扩大回收渠道,目标在2030年实现循环资源占比30%(公司战略规划)。
华友钴业的资源自给率(钴60%-70%、镍50%-60%、循环资源10%-1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主要通过“非洲钴矿、印尼镍矿、循环回收”三大板块实现。资源自给率的提升,使公司在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及长期竞争力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推动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51.87亿元,同比增长45%)。
展望未来,华友钴业将继续推进“上控资源”战略,加强锂资源布局(如南美盐湖)、扩大循环产业规模(如新增废旧电池处理产能),目标在2030年实现钴镍资源自给率80%、循环资源占比30%(公司战略规划)。尽管面临政治、环境等风险,但公司的资源布局与技术优势,使其有望保持“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导者”的地位。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信息、2024年年报、2025年三季报及行业研究报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