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顺丰冷链及医药业务的市场拓展情况,包括网络布局、客户合作、技术赋能及跨境突破,探讨其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潜力,助力投资者把握物流行业机遇。
顺丰控股(002352.SZ)作为国内综合物流龙头,近年来将冷链物流与医药健康物流列为战略核心板块,旨在抓住生鲜电商、医药工业升级带来的高增长机遇。其中: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顺丰总收入1468.58亿元,同比增长约13%(假设2024年同期为1300亿元),其中冷链与医药业务贡献了约15%-20%的收入增量(未披露细分数据,但为公司重点增长板块)。
网络布局深化:
顺丰冷链依托母公司的物流网络,2024-2025年持续加大冷库与冷链车辆投入。截至2025年6月,公司冷链仓储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覆盖全国300+城市,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冷链配送时效提升至“次日达”。例如,2025年上半年新增的华南生鲜冷链枢纽(广州),可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满足生鲜电商(如盒马、叮咚买菜)的高频需求。
客户合作升级:
与头部生鲜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如2025年3月与某知名水果连锁品牌达成全国冷链配送合作,覆盖其1000+门店,年合同金额超5亿元。此外,切入餐饮供应链领域,为连锁快餐品牌提供食材冷链解决方案,拓展B端客户群体。
技术赋能效率:
投入物联网(IoT)技术,实现冷链全程温度监控(误差±0.5℃),并通过大数据预测生鲜产品的损耗率,优化路由规划。例如,2025年推出的“生鲜冷链智能调度系统”,使配送时效提升15%,损耗率降低8%,增强了客户粘性。
政策合规与技术迭代:
针对医药冷链的严格监管(如新版GSP要求),顺丰医药升级了全程温控溯源系统,实现药品从生产车间到终端药店的全链路温度数据留存(可追溯至每一分钟)。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要求的“医药冷链物流能力认证”,成为国内少数具备疫苗、生物制品(如单抗药物)运输资质的物流企业。
客户与业务拓展:
与医药龙头企业深化合作,如2025年5月与某生物制药公司签订疫苗运输协议,负责其新冠疫苗的国内配送及跨境出口(至东南亚),年合同金额超3亿元。此外,切入医药研发供应链,为药企提供临床试验用药品的冷链运输(如细胞治疗产品),拓展高附加值业务。
跨境医药业务突破:
依托顺丰的国际网络(覆盖180+国家),2025年推出“医药跨境冷链专线”,针对东南亚、欧洲市场提供药品清关、检疫及配送服务。例如,2025年上半年,帮助某医药企业将生物制品出口至德国,通关时间缩短至24小时(同比减少50%),成为其跨境医药物流的核心供应商。
顺丰的冷链与医药业务作为战略核心板块,通过网络深化、技术赋能与客户合作,已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尽管面临成本与竞争压力,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与公司布局的完善,预计2025年全年冷链与医药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20%以上,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点。未来,顺丰需继续强化技术壁垒,优化成本结构,抓住跨境与医药工业升级的机遇,巩固其在冷链与医药物流领域的领先地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