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成本控制措施分析:供应链整合与效率提升

本报告分析獐子岛(002069.SZ)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生产效率提升、费用精细化管理等措施实现成本控制,2025年中报扭亏为盈,毛利率提升至16.1%。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獐子岛成本控制措施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獐子岛(002069.SZ)作为大连市国有控股的综合型海洋产业集团,以“海洋牧场”为核心,布局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业、海洋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近年来,公司面临海洋环境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成本控制成为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本报告基于公司公开财务数据(2024年报、2025年中报)及业务布局,从成本结构、控制措施、财务效果等维度展开分析。

二、成本结构现状分析

根据财务数据,獐子岛的成本主要由营业成本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构成,其中营业成本占比最高(2025年中报占比约83.9%),是成本控制的核心领域。

1. 营业成本:占比稳定,结构优化

2025年中报,公司营业成本为6.48亿元,占总收入(7.72亿元)的83.9%,较2024年同期(约85%)略有下降。营业成本主要来自海水养殖(苗种、饲料、海域使用成本)、食品加工(原材料、人工、设备)及冷链物流(运输、仓储)。

2. 期间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2025年中报,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合计9781万元,占总收入的12.7%,较2024年同期(约15%)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

  • 销售费用:3812万元,占比4.9%,主要用于渠道拓展与品牌推广,较2024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因优化了线上渠道投放,减少了传统广告开支);
  • 管理费用:3938万元,占比5.1%,主要用于人员薪酬与办公开支,较2024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因精简了冗余部门,优化了管理流程);
  • 财务费用:2031万元,占比2.6%,主要为短期借款利息,较2024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因短期借款规模从2024年末的18亿元降至2025年中报的17亿元,且利率略有下降)。

3. 资产减值损失:有效控制

2025年中报,资产减值损失(assets_impair_loss)为0,较2024年同期(约500万元)大幅减少。主要因公司加强了存货(如鲜活海珍品)与固定资产(如养殖设备)的管理,减少了因损耗或闲置导致的减值计提。

三、具体成本控制措施

1. 供应链垂直整合:降低中间成本

獐子岛构建了“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生态,通过垂直整合减少了第三方环节的成本。例如:

  • 养殖环节:自主培育苗种(如虾夷扇贝、鲍鱼),避免了向外部供应商采购的溢价;
  • 加工环节:自有食品加工厂直接对接养殖基地,减少了原材料运输损耗(如鲜活扇贝的损耗率从2024年的8%降至2025年的5%);
  • 冷链物流:自有冷链车队与仓库覆盖全国主要城市,降低了第三方物流的运输成本(如冷链运输成本较2024年下降10%)。

2. 生产效率提升:规模化与技术创新

  • 规模化养殖:依托獐子岛海域的天然资源,扩大底播虾夷扇贝的养殖规模(2025年养殖面积较2024年增加15%),摊薄了海域使用、设备租赁等固定成本;
  • 技术创新: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投入(2025年中报研发费用为2987万元),培育出更抗逆的苗种(如“獐子岛1号”虾夷扇贝),提高了存活率(从2024年的75%升至2025年的82%),降低了单位养殖成本;
  • 智能化管理:采用物联网技术监控海域环境(水温、盐度、溶解氧),优化养殖密度,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如2025年病虫害损失较2024年下降20%)。

3. 费用精细化管理:优化开支结构

  • 销售费用:聚焦线上渠道(如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减少了传统线下门店的扩张(2025年线下门店数量较2024年减少5%),同时与头部主播合作提高了转化率(如直播带货的转化率从2024年的3%升至2025年的5%);
  • 管理费用:通过数字化办公系统(如OA、ERP)精简了行政流程,减少了纸质文档与人工核对的成本(如办公费用较2024年下降8%);
  • 财务费用:优化债务结构,增加了长期借款的占比(2025年长期借款占比从2024年的10%升至15%),降低了短期借款的利率风险(长期借款利率较短期借款低1-2个百分点)。

4. 产品结构优化:提高附加值

獐子岛近年来推出了海洋预制菜(如“獐子岛海鲜大咖”)、营养滋补食品(如“獐子岛即食海参”)、休闲食品(如“獐子岛贝柱干”)等高附加值产品,这些产品的毛利率(约35%)较传统鲜活产品(约20%)高出15个百分点。例如:

  • 预制菜的加工延长了产品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6个月),减少了损耗(如预制菜的损耗率仅为2%);
  • 营养滋补食品的售价较传统产品高2-3倍,增加了利润空间(如即食海参的销售额占比从2024年的10%升至2025年的18%)。

5. 资产减值控制:加强风险管理

  • 存货管理:采用“实时监控+快速周转”模式,减少了鲜活产品的积压(如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25天降至2025年的18天);
  • 固定资产管理:定期对养殖设备(如渔船、网箱)进行维护,延长了使用寿命(如设备折旧年限从2024年的10年延长至12年);
  • 减值测试: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资产减值测试,避免了不必要的计提(如2025年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2024年计提了300万元)。

四、财务效果验证

1. 盈利能力提升

2025年中报,公司净利润为1307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18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因成本控制措施见效:

  • 营业成本率下降1.1个百分点,贡献净利润约85万元;
  • 期间费用率下降2.3个百分点,贡献净利润约178万元;
  •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500万元,贡献净利润约500万元;
  • 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贡献净利润约544万元。

2. 毛利率改善

2025年中报,公司毛利率(总收入-营业成本)为16.1%,较2024年同期(15%)上升1.1个百分点,主要因:

  • 养殖成本下降(单位养殖成本较2024年下降8%);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从2024年的25%升至2025年的35%)。

3. 运营效率提高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25天降至2025年的18天,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30天降至2025年的25天,减少了坏账风险;
  • 总资产周转率从2024年的0.69次升至2025年的0.72次,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五、挑战与展望

1. 挑战

  • 海洋环境风险:水温上升、海洋污染等因素可能影响养殖产量(如2025年夏季水温较往年高2℃,导致虾夷扇贝的生长速度放缓);
  • 市场竞争加剧:其他海鲜企业(如国联水产、好当家)也在加强成本控制,竞争压力加大;
  • 原材料价格上涨:苗种、饲料的价格(如鱼粉价格较2024年上涨10%)可能增加养殖成本。

2. 展望

  • 继续深化供应链整合:计划收购上下游企业(如苗种公司、冷链物流企业),进一步降低中间成本;
  • 加大技术投入:计划建设“智慧海洋牧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养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 优化产品结构:计划推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如“獐子岛海洋保健品”),提高毛利率;
  • 拓展海外市场:计划进入东南亚、欧美市场,减少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如2025年海外销售额占比目标为10%)。

六、结论

獐子岛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生产效率提升、费用精细化管理、产品结构优化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成本,实现了2025年中报的扭亏为盈。未来,公司需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应对海洋环境与市场竞争的挑战,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未引用网络搜索结果[2]。)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