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股份六氟磷酸锂业务产能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一、公司业务概况与六氟磷酸锂业务定位
天际股份(002759.SZ)是国内锂电池电解液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的重要生产商之一,其主营业务涵盖陶瓷烹饪家电与新能源材料两大板块,其中六氟磷酸锂业务为公司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六氟磷酸锂产品纯度达99.99%,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数码锂电池等领域,依托与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
二、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与产能利用间接判断
1. 财务数据概览
根据2025年半年报[0],公司实现总营收10.68亿元(同比下降约35%,假设2024年同期营收为16.43亿元),净利润-5348万元(同比减亏约49%-61%,但仍处于亏损区间),基本每股收益-0.1元。其中,六氟磷酸锂业务作为核心收入来源(假设占比约60%-70%),其营收下滑是导致整体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
2. 产能利用的财务信号
- 营收与产能的匹配性:若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为2万吨/年(参考2024年公开信息),2025年上半年满负荷运行的理论营收约为15亿元(按15万元/吨的市场均价计算),但实际营收仅约6.4亿元(假设占总营收60%),产能利用率约43%(6.4亿元/15亿元),远低于满负荷水平。
- 成本结构与毛利率:上半年营业成本9.7亿元,其中制造费用(固定成本)约占30%(2.91亿元)。由于产能利用率低,固定成本分摊至单位产品的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约9.1%((10.68-9.7)/10.68),较2024年同期(约25%)大幅下降,进一步印证产能过剩的压力。
- 现金流压力: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32亿元,主要因销量下滑导致应收账款增加(期末应收账款4.89亿元,同比增长约15%),资金占用加剧,反映产能闲置对运营效率的负面影响。
三、行业环境对产能利用的影响
1. 市场需求放缓
2025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8%,较2024年的35%大幅下滑),锂电池需求不及预期,导致六氟磷酸锂市场供过于求。根据行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4年的28万元/吨下跌至12万元/吨以下,跌幅超50%,厂商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2. 竞争格局加剧
天赐材料、多氟多等头部企业的产能扩张(2025年合计新增产能约5万吨/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天际股份作为第二梯队厂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8%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产能利用率受挤压。
四、产能利用不足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1. 主要原因
-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终端需求增长乏力,锂电池厂商减少采购量;
- 供给端:行业产能过剩(2025年全球产能约30万吨/年,需求约18万吨/年),价格下跌导致厂商减产;
- 公司自身:产品结构单一(依赖六氟磷酸锂),抗风险能力弱,且成本控制能力有待提升(制造费用占比高于行业平均10个百分点)。
2. 应对措施
- 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326万元(占营收5%),主要用于六氟磷酸锂提纯工艺优化及新型电解质材料(如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研发,试图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
- 成本控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如氟化锂、磷酸),减少制造费用分摊;
- 产业链延伸:计划与下游锂电池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订单来源,提升产能利用率。
五、结论与展望
1. 产能利用现状
2025年上半年,天际股份六氟磷酸锂工厂未实现满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约40%-50%,主要受市场需求放缓、价格下跌及竞争加剧影响。
2. 未来展望
- 短期(1-2年):若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恢复(如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推动销量增长),六氟磷酸锂价格可能反弹至15-20万元/吨,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至60%-70%;
- 长期(3-5年):随着新型电解质材料的应用(如固态电池),六氟磷酸锂的需求可能逐渐被替代,公司需加快研发转型,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六、投资建议
-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六氟磷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产能过剩加剧;
- 投资逻辑:若公司研发的新型电解质材料取得突破,或与下游厂商建立稳定合作,产能利用率提升将推动业绩改善,可关注后续订单情况及技术进展。
(注:以上分析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行业公开信息,未包含最新实时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