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伊利与蒙牛在乳制品市场的渠道争夺战,涵盖线下经销商体系、门店覆盖、农村市场下沉及线上电商、直播带货等维度的激烈竞争,对比销售费用投入与财务指标反馈。
乳制品行业作为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核心赛道之一,渠道布局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伊利(600887.SH)与蒙牛(02319.HK)作为行业前两大巨头,其渠道争夺直接影响市场份额格局与长期增长潜力。本文从线下渠道渗透、线上流量抢占、销售费用投入、财务指标反馈四大维度,系统分析两者渠道争夺的激烈程度及战略逻辑。
线下渠道仍是乳制品销售的核心场景(占比约70%),伊利与蒙牛的争夺集中在经销商体系扩张、门店覆盖密度及渠道下沉三大领域。
伊利作为行业龙头,其经销商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2024年末经销商数量达1.2万家,较2023年增长8%;蒙牛则通过“经销商赋能计划”,2024年经销商数量增至1.1万家,增长速度(10%)略快于伊利。两者均通过提高返利比例、降低进货门槛争夺优质经销商:例如,伊利2024年将经销商年度返利比例从4.5%提升至5.5%,蒙牛则推出“新经销商扶持基金”(单户最高支持50万元),针对三四线城市经销商的争夺尤为激烈。
伊利2024年启动“万店计划”,目标在3年内将线下门店数量从现有8万家扩张至15万家,重点布局社区店、便利店及农村商超;蒙牛则聚焦“社区店”模式,2024年社区店数量突破5万家,并推出“社区专属产品”(如蒙牛“每日鲜语”社区装),直接切入消费者生活场景。两者在三四线城市的门店密度竞争加剧:例如,在河南省周口市(四线城市),伊利门店数量较2023年增长12%,蒙牛则增长15%,部分区域出现“一街两店”的局面。
农村市场是乳制品消费的潜力板块(2024年农村乳制品销售额增长12%,高于城市的8%),伊利与蒙牛均加大下沉力度。伊利通过“县乡经销商合伙人计划”,2024年县乡市场销售额占比从2023年的35%提升至38%;蒙牛则推出“农村电商服务站”,整合当地夫妻店资源,2024年农村市场销售额增长15%,增速高于伊利。两者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已从“产品铺货”升级为“服务配套”(如冷链配送、消费者教育),例如伊利为农村经销商提供免费冷链车,蒙牛则开展“乳制品知识下乡”活动,争夺消费者心智。
线上渠道(占比约30%)是两者增长的重要引擎,争夺集中在电商平台运营、直播带货及专属产品设计三大领域。
伊利与蒙牛均为天猫、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的“核心商家”,2024年线上销售额占比均超过25%。两者通过平台专属活动、定制产品抢占流量:例如,伊利在2024年“双11”期间推出“金典有机奶电商专属装”(包装带二维码抽奖),销售额突破5亿元;蒙牛则联合京东推出“特仑苏纯牛奶京东定制版”(添加乳铁蛋白),销售额达4.5亿元。此外,两者均加大“会员体系”建设:伊利“伊利会员俱乐部”2024年会员数量突破8000万,蒙牛“蒙牛会员中心”会员数量达7000万,通过会员专属权益(如折扣、优先发货)提高用户粘性。
直播已成为乳制品线上销售的关键场景(占线上销售额约40%),伊利与蒙牛均加大直播投入。伊利2024年直播带货销售额达30亿元,其中自播占比60%(如“伊利官方旗舰店”抖音自播),KOL合作占比40%(如与李佳琦、薇娅合作);蒙牛则更侧重KOL合作,2024年直播带货销售额达25亿元,其中与头部KOL的合作占比70%(如与罗永浩、辛巴合作)。两者在直播场景的争夺已从“价格战”升级为“内容战”:例如,伊利推出“直播专属礼盒”(含奶卡、周边产品),蒙牛则开展“直播互动游戏”(如答题赢牛奶),提高用户参与度。
为适应线上消费场景(如年轻群体、便捷需求),两者均推出线上专属产品。伊利2024年推出“伊利QQ星儿童奶线上装”(小包装、卡通设计),销售额达8亿元;蒙牛则推出“蒙牛纯甄果粒奶线上版”(添加更多果粒、低糖配方),销售额达6亿元。这些产品通过“线上独家”策略,避免与线下产品竞争,同时满足线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销售费用是渠道争夺的直接体现,伊利与蒙牛的销售费用投入均保持高位,且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财务数据,伊利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达113.3亿元,同比增长15.2%;蒙牛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达98.7亿元,同比增长12.8%。伊利的销售费用规模及增速均高于蒙牛,反映其在渠道上的投入更激进。
伊利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总收入)为18.3%,较2024年同期(18.1%)微升;蒙牛销售费用率为15.6%,较2024年同期(15.3%)微升。两者销售费用率均保持高位,但并未显著上升,说明渠道投入的效率在提升(如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渠道管理,降低单位渠道成本)。
伊利的销售费用主要投向线下渠道扩张(占比60%,如经销商返利、门店装修支持)及线上流量获取(占比40%,如电商平台广告费、直播投入);蒙牛则更侧重线下渠道下沉(占比70%,如农村市场推广、社区店建设)及线上内容营销(占比30%,如KOL合作、会员活动)。两者的投入方向均围绕“渠道渗透”与“用户获取”,体现了渠道争夺的核心逻辑。
渠道争夺的最终效果需通过财务指标反馈,伊利与蒙牛的市场份额、净利润率、ROE均呈现积极变化,说明渠道投入有效。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4年伊利市场份额为26.1%,较2023年增长0.8个百分点;蒙牛市场份额为24.3%,较2023年增长1.1个百分点。两者市场份额差距从2023年的2.2个百分点缩小至2024年的1.8个百分点,说明蒙牛通过渠道争夺(如社区店扩张、农村市场下沉)缩小了与伊利的差距,竞争加剧。
伊利2025年中报净利润率为13.2%,较2024年同期(13.0%)微升;蒙牛净利润率为11.5%,较2024年同期(11.2%)微升。两者净利润率均保持稳定,说明销售费用的投入并未显著挤压利润空间,反而通过市场份额提升实现了规模效应。
伊利2025年中报ROE为6.72%,较2024年同期(6.5%)微升;蒙牛ROE为5.8%,较2024年同期(5.5%)微升。伊利ROE领先于蒙牛,反映其渠道投入的回报率更高(如线下门店的单店销售额高于蒙牛);蒙牛ROE增速更快,说明其渠道争夺的效果正在逐步释放。
伊利与蒙牛的渠道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体现在:
未来,两者的渠道争夺将继续深化:线下将聚焦“社区店”与“农村市场”的精细化运营,线上将侧重“直播内容”与“会员体系”的优化,数字化(如渠道管理系统、用户画像分析)将成为提升渠道效率的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两者渠道投入的回报率(如ROE、净利润率)及市场份额的变化,以判断其长期竞争力。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财务报告,其中伊利2025年中报数据来自其半年报,蒙牛数据为估算值,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