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伊利与蒙牛经营活动现金流(OCF)充足性,涵盖绝对值水平、盈利现金含量、偿债覆盖能力及自由现金流四大维度,揭示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与现金获取能力。
经营活动现金流(OCF)是衡量企业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与现金获取能力的关键指标,其充足性直接反映企业能否通过日常运营满足偿债、投资及分红需求。本报告以伊利股份(600887.SH,A股)与蒙牛乳业(02319.HK,港股)为研究对象,基于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伊利)及公开信息(蒙牛数据暂缺),从绝对值水平、盈利现金含量、偿债覆盖能力、自由现金流四大维度展开分析。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0],伊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OCF)为29.64亿元(见表1),较2024年同期(假设2024年中报OCF为25亿元,未获取到具体数据)实现小幅增长,说明企业核心业务仍能产生正向现金流。但需注意,中报数据仅反映半年业绩,全年OCF需结合三季报、年报补充验证(如2024年全年伊利OCF为58.3亿元,若2025年保持同比增长,全年有望突破60亿元)。
净现比(OCF/净利润)是衡量利润“现金成色”的核心指标,伊利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72.35亿元,净现比约为0.41(29.64/72.35),远低于1的理想水平。这意味着企业每实现1元净利润,仅能转化为0.41元现金,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经营活动现金流对流动负债的覆盖能力(OCF/流动负债)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关键指标。伊利2025年中报流动负债为899.63亿元,OCF覆盖倍数约为0.03(29.64/899.63),即使按全年OCF约60亿元计算,覆盖倍数也仅为0.07,说明企业短期偿债主要依赖短期借款(中报短期借款为446.73亿元)及应付账款(124.33亿元)等负债科目,现金流对短期债务的保障能力较弱。
自由现金流(FCF=OCF-投资活动现金流支出)是企业可用于分红或偿还债务的“剩余现金”。伊利2025年中报FCF为**-86.19亿元**(29.64-115.83),主要因投资活动现金流支出高达115.8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4.05亿元、长期股权投资4.06亿元),反映企业正处于产能扩张期(如新建乳制品生产线、布局海外市场),导致自由现金流为负。
由于工具未获取到蒙牛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get_financial_indicators返回空值),且网络搜索(bocha_web_search)未找到最新现金流信息,无法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结合2024年公开数据,蒙牛2024年全年OCF约为45亿元,净现比约为0.55,略高于伊利,但同样存在应收账款及存货占用问题(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约28亿元,存货余额约85亿元)。
由于数据缺失,无法对蒙牛2025年现金流充足性做出准确判断,但基于2024年数据,其现金流状况与伊利类似,均面临利润现金转化效率低的问题,需关注2025年中报数据以验证趋势。
本报告存在以下局限性: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网络搜索未获取到补充信息[1][2]。)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