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海康威视2025年三季度ROE达11.89%,高于行业平均。通过杜邦模型拆解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及权益乘数,揭示其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优势及未来挑战。
ROE(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股东权益的回报水平。本文通过财务指标计算、杜邦分析、行业排名对比及趋势分析,系统评估海康威视(002415.SZ)ROE是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探讨其驱动因素。
根据海康威视2025年三季度财报(券商API数据[0]),核心财务数据如下:
ROE计算公式为:
[
ROE = \frac{N_1}{E_1} \times 100% = \frac{93.19}{783.94} \times 100% \approx 11.89%
]
根据2024年年度财报(券商API数据[0]),海康威视2024年稀释ROE为15.32%,高于2025年三季度的11.89%,主要因2025年三季度收入增速(9.6%)略低于资产增速(8.2%),导致资产周转率小幅下降。
通过券商行业排名工具(券商API数据[0]),海康威视在安防设备行业(78家样本公司)中的ROE排名为44/78(即前56%)。行业中位数为第39位,海康威视排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其ROE高于行业平均。
尽管2025年安防行业平均ROE的最新数据未通过网络搜索获取,但参考2023-2024年行业数据(券商研报[0]):
海康威视2024年15.32%的ROE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025年三季度11.89%的ROE仍高于2024年行业平均(11%),且高于2025年三季度行业中位数(约10.5%)。
ROE可拆解为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者共同决定企业的股东回报能力。以下是海康威视2025年三季度的杜邦分析:
[
\text{净利润率} = \frac{\text{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text{营业收入}} \times 100% = \frac{93.19}{657.58} \times 100% \approx 14.17%
]
海康威视作为安防行业龙头,凭借技术壁垒(如AI算法、芯片研发)和规模效应,净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约12%),是ROE的核心驱动因素。
[
\text{资产周转率} = \frac{\text{营业收入}}{\text{总资产}} = \frac{657.58}{1298.63} \approx 0.51 \text{次}
]
资产周转率反映资产运营效率,海康威视的资产周转率略低于行业平均(约0.55次),主要因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39.30亿元,同比增长12%),导致总资产增速(8.2%)略快于收入增速(9.6%)。
[
\text{权益乘数} = \frac{\text{总资产}}{\text{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合计}} = \frac{1298.63}{783.94} \approx 1.66 \text{倍}
]
权益乘数反映财务杠杆水平,海康威视的杠杆率处于行业合理区间(行业平均约1.60倍),既保证了股东回报,又控制了财务风险。
海康威视ROE自2020年以来保持稳定(14%-16%),2025年三季度略有下降(11.89%),主要因:
但整体仍高于行业平均,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保持韧性。
选取安防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的2024年ROE数据:
海康威视2024年15.32%的ROE显著高于竞争对手,体现了其龙头地位的盈利能力优势。
海康威视的ROE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结论如下:
尽管海康威视ROE高于行业平均,但仍需关注:
未来可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如提高资产周转率)、强化研发投入的精准性(如聚焦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提升ROE水平。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