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股四大保险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分析保险行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至92.3%的核心原因,包括负债端保单准备金增加、资产端投资收益放缓及业务结构调整,并展望未来趋势。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负债/总资产×100%。对于保险行业而言,由于其经营模式以“负债驱动资产”为核心(负债主要来自保单责任准备金),资产负债率通常高于一般企业(行业均值约90%以上)。本文基于A股上市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结合行业公开信息,分析保险行业资产负债率的现状及趋势。
选取4家大型保险公司(占行业总资产的60%以上),提取其资产负债表关键指标(单位:亿元):
| 公司名称 | 股票代码 | 总资产 | 总负债 | 资产负债率 |
|---|---|---|---|---|
| 中国人寿 | 601628.SH | 72923.55 | 67567.56 | 92.66% |
| 中国平安 | 601318.SH | 135095.59 | 121664.59 | 90.06% |
| 中国太保 | 601601.SH | 30301.00 | 27168.94 | 89.66% |
| 新华保险 | 601336.SH | 17776.65 | 16942.27 | 95.31% |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总资产约26万亿元,总负债约24万亿元,资产负债率约92.3%,较2024年末的**91.8%**上升0.5个百分点。核心驱动因素为:
保险行业负债的核心是保单责任准备金(占总负债的70%以上),其增长主要来自:
保险资金的主要投向为债券(占比约45%)、股票(占比约15%)、不动产(占比约10%)。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8%降至2.6%),股票市场震荡(沪深300指数下跌2%),导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总资产增长速度慢于负债增长速度。
近年来,保险公司加速转型,长期寿险(如终身寿险、长期健康险)占比从2020年的5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5%。长期业务的责任准备金计提周期长、规模大,推动总负债增长。
2025年上半年,保险行业资产负债率小幅上升(行业均值从2024年末的91.8%升至92.3%),主要因负债端保单责任准备金增加(尤其是寿险和财产险业务),叠加资产端投资收益不佳导致总资产增长放缓。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开资料[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