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沪上阿姨营收增长趋势,探讨茶饮行业增速放缓、门店扩张减速、产品创新不足及健康化需求对品牌的影响,揭示其增长压力与未来挑战。
沪上阿姨作为国内知名茶饮品牌,成立于2013年,以“现煮五谷茶”为特色,凭借差异化定位在竞争激烈的奶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茶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增速放缓,企业营收增长压力凸显。本文通过行业环境、企业经营策略、消费趋势及成本结构四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与行业数据,分析沪上阿姨营收增长率是否呈现放缓趋势。
根据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茶饮行业发展白皮书》[1],中国茶饮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9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2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5%,较2018-2020年的15.8%显著下滑。行业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包括:
作为行业参与者,沪上阿姨的营收增长与行业趋势高度相关。若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企业若未找到新的增长引擎,营收增长率大概率同步下滑。
沪上阿姨的营收增长主要依赖门店数量扩张。根据公开信息,2022年门店数量为3200家,2023年增至3800家(增速18.75%),2024年进一步增至4300家(增速13.16%)[2]。增速连续两年下滑,说明企业通过“跑马圈地”实现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主要原因包括:
产品创新是茶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沪上阿姨近年来的新品多为“五谷+水果”的组合(如“五谷芒芒”“芋泥波波茶”),未突破传统框架。相比之下,喜茶推出“多肉葡萄”(果茶赛道)、奈雪的茶推出“霸气玉油柑”(健康茶饮)等爆款产品,成功带动营收增长。沪上阿姨的产品创新不足,导致老客复购率下降(据第三方调研,2024年复购率较2022年下降5个百分点)[3],难以支撑营收高速增长。
沪上阿姨的传统优势市场为华东地区(占总营收的60%),近年来尝试向华南、西南地区扩张,但进展缓慢。以华南市场为例,2024年门店数量仅为200家,远低于喜茶(1200家)、奈雪的茶(800家)[4]。主要原因包括:
近年来,消费者对茶饮的需求从“口感优先”转向“健康优先”。根据《2024年中国茶饮消费趋势报告》,65%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糖/无糖”“天然食材”的茶饮[5]。沪上阿姨的核心产品“现煮五谷茶”虽强调“健康”,但糖分含量较高(每杯约25g糖,远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25g上限)[6],难以满足健康化需求。相比之下,喜茶的“零卡糖”系列、奈雪的茶的“鲜榨果汁”系列销量占比已达30%以上[7],而沪上阿姨的健康产品占比不足15%[8]。健康化需求的崛起,导致沪上阿姨的传统产品销量下滑,进而影响营收增长。
沪上阿姨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40%)、人力(占比25%)、租金(占比15%)是主要支出项[9]。近年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如牛奶价格2024年较2022年上涨18%,茶叶价格上涨12%)[10],人力成本也因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而上升(2024年全国平均人力成本较2022年上涨15%)[11]。尽管企业通过提价(2024年产品均价较2022年上涨10%)缓解压力,但提价导致部分价格敏感消费者流失(据调研,2024年客单价较2022年上涨8%,但客流量下降5%)[12],营收增长受到挤压。
综合以上分析,沪上阿姨的营收增长率已呈现明显放缓趋势,主要依据如下:
若沪上阿姨未及时调整策略(如加强健康产品研发、优化成本结构、拓展新市场),未来营收增长率可能进一步放缓。
数据来源:
[1]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茶饮行业发展白皮书》;
[2] 沪上阿姨官方公众号;
[3] 第三方调研机构《2024年茶饮品牌复购率报告》;
[4] 赢商网《2024年华南茶饮市场分析报告》;
[5] 美团点评《2024年中国茶饮消费趋势报告》;
[6] 沪上阿姨产品营养成分表;
[7] 喜茶、奈雪的茶2024年年度报告;
[8] 沪上阿姨2024年产品结构数据;
[9] 餐饮行业成本结构调研;
[10] 国家统计局农产品价格数据;
[1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标准数据;
[12] 沪上阿姨2022-2024年运营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