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萤石网络员工薪酬水平分析:行业竞争力与结构特征

本文通过财务数据挖掘、行业对比及企业属性分析,揭示萤石网络员工薪酬水平及结构特征,包括人均年薪、研发人员薪酬及行业竞争力,为企业人才策略提供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萤石网络员工薪酬水平分析报告

一、引言

萤石网络(688475.SH)作为海康威视(002415.SZ)分拆上市的智能家居及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商,其员工薪酬水平不仅反映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体现了行业竞争力。本文通过财务数据挖掘行业对比企业属性地理位置等多维度分析,结合公开信息推测萤石网络的员工薪酬水平及结构特征。

二、数据来源与核心指标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券商API数据(萤石网络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表、企业基本信息)、行业公开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行业薪酬报告)及地理位置薪酬基准(杭州地区平均薪酬)。核心指标包括: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现金流量表科目,反映企业实际承担的职工薪酬总额);
  • 员工数量(企业基本信息,用于计算人均薪酬);
  • 研发投入(利润表科目,反映研发人员薪酬占比);
  • 行业平均薪酬(用于对比企业薪酬竞争力)。

三、萤石网络员工薪酬水平测算

(一)人均薪酬估算:基于现金流量表

萤石网络2025年三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9.88亿元(1-9月累计),同期员工数量为4837人(2024年数据,券商API)。若按三季度数据推算全年,假设四季度薪酬与前三季度持平,则全年薪酬总额约为13.17亿元(9.88亿元×4/3),人均年薪约为27.23万元(13.17亿元/4837人)。

需说明的是,该数据包含工资、奖金、社保、公积金职工福利等所有职工相关支出,是反映企业薪酬负担的最全面指标。

(二)研发人员薪酬:基于研发投入强度

萤石网络作为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是其核心竞争力。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6.48亿元(利润表科目),占总收入的15.1%(6.48亿元/42.93亿元),高于物联网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约10%-12%)。

假设研发人员占比约30%(科技型企业常规比例),则研发人员数量约为1451人(4837人×30%)。若研发投入中60%用于薪酬(行业惯例,其余为设备、材料等),则研发人员全年薪酬总额约为5.18亿元(6.48亿元×4/3×60%),人均年薪约为35.7万元(5.18亿元/1451人)。

这一水平符合科技型企业研发人员薪酬高于平均的特征,也反映了萤石网络对研发人才的重视。

(三)行业对比:物联网与智能家居行业基准

根据《2024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薪酬报告》,物联网行业平均月薪约1.2万元(年薪14.4万元),研发人员平均月薪约1.5万元(年薪18万元);智能家居行业因附加值更高,平均薪酬略高于物联网行业,平均年薪约15.6万元研发人员年薪约20万元

萤石网络作为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的交叉领域企业,其人均年薪(约27.23万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主要原因包括:

  1. 海康威视背书:海康威视作为全球安防龙头,其薪酬水平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梯队(2024年海康威视人均年薪约25万元),萤石网络作为其子公司,薪酬体系大概率向母公司看齐;
  2. 技术壁垒:萤石网络的核心业务(智能硬件、云平台、AI算法)需要高技能人才,薪酬需匹配人才价值;
  3. 杭州地理位置:杭州作为长三角科技中心,平均薪酬高于全国(2024年杭州平均月薪约1万元,科技行业约1.3万元),萤石网络的薪酬需覆盖地域成本。

四、员工薪酬结构推测

结合企业属性与行业惯例,萤石网络的员工薪酬结构可能呈现以下特征:

  1. 岗位差异:研发人员(占比约30%)薪酬最高(约35万元/年),管理人员(占比约10%)次之(约30万元/年),销售人员(占比约20%)与生产人员(占比约40%)较低(约20-25万元/年);
  2. 激励机制:科技型企业通常采用“ base salary + 绩效奖金 + 股权/期权”的组合,萤石网络作为上市公司,可能为核心员工提供股权激励,进一步提升实际薪酬;
  3. 福利体系:海康威视的福利体系(如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员工培训、住房补贴)较为完善,萤石网络大概率继承这一优势,间接提升员工薪酬竞争力。

五、结论与展望

尽管公开数据未直接披露萤石网络的员工薪酬细节,但通过财务数据推导行业对比企业属性分析,可推测其员工薪酬水平处于行业较高梯队

  • 人均年薪约20-25万元(生产/销售人员)至30-35万元(研发/管理人员);
  • 研发人员薪酬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体现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 薪酬结构多元化,包含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措施。

未来,随着萤石网络在智能家居及物联网领域的扩张,其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薪酬水平可能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以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开行业报告,部分为合理推测,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