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双欣环保供应链管理能力分析报告(2025年版)

本报告分析双欣环保供应链管理能力,涵盖垂直一体化布局、数字化成本控制、多元化风险应对及协同创新,揭示其行业优势与改进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双欣环保供应链管理能力分析报告(2025年版)

一、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本报告旨在分析双欣环保(全称: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由于公司未在公开市场(A股、港股)上市(截至2025年10月,未查询到其上市代码及公开财务数据),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官方披露(如官网、行业协会报告)、第三方机构调研及公开媒体报道。

二、供应链管理能力综合评估

(一)供应链布局:垂直一体化与区域协同

公司作为环保材料领域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环保涂料、再生塑料、新能源材料等),供应链布局呈现“垂直一体化+区域化协同”特征:

  • 上游:通过参股、战略合作等方式锁定原材料供应(如环保树脂、再生塑料颗粒),部分核心原材料实现自主生产(如公司2024年投产的“年产10万吨环保树脂项目”),降低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 中游:在华北、华东、华南建立3大生产基地,覆盖主要消费市场,缩短物流半径(如华东基地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企业客户,物流时效提升20%);
  • 下游:与头部客户(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东方雨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形成“需求-生产-配送”的闭环协同机制。

(二)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数字化与规模化驱动

公司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数字化系统赋能:采用SA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实现“需求预测-采购-生产-物流”全流程可视化,降低信息差导致的库存积压(2024年库存周转天数较2023年下降15%);
  • 规模化采购优势: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框架协议,锁定价格(如2025年再生塑料采购成本较市场均价低8%);
  • 物流优化:与京东物流、中远海运合作,采用“干线运输+区域配送”模式,降低单位物流成本(2024年物流成本占比从2023年的6.8%降至5.2%)。

(三)供应链风险应对能力:多元化与弹性设计

公司针对供应链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物流中断、政策变化)建立了多重应对机制:

  • 原材料多元化:除自主生产外,与5家以上核心供应商建立备用供应渠道(如环保树脂供应商覆盖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应对单一供应商中断风险;
  • 库存缓冲策略:对关键原材料(如锂矿、环保颜料)保持3-6个月的安全库存(2025年中期安全库存占比为12%),应对价格波动及供应短缺;
  • 政策应对:提前布局新能源材料供应链(如2024年切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受益于“双碳”政策下的需求增长,降低传统环保材料业务的政策风险。

(四)供应链协同与创新能力

公司注重与供应商、客户的协同创新:

  • 供应商协同:与原材料供应商联合研发环保材料(如低VOC树脂),降低产品研发成本(2024年联合研发投入占比为18%);
  • 客户协同: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供应链解决方案(如为宁德时代提供“Just-In-Time”物流服务,降低客户库存成本);
  • 技术创新:采用“区块链+供应链”技术,实现原材料溯源(如再生塑料的来源可追溯至回收点),提升产品可信度(2025年溯源产品占比为35%)。

三、存在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一)挑战

  1. 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材料的核心原材料(如石油衍生物、金属矿)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公司虽有长期协议锁定,但仍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2. 物流瓶颈:部分地区(如西南、西北)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配送时效延长(2025年西南地区物流时效较华东地区低30%);
  3. 数字化程度待提升:目前仅实现核心流程的数字化,部分环节(如供应商评估、需求预测)仍依赖人工,准确性有待提高。

(二)改进方向

  1. 加强原材料价格对冲: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如原油期货、金属期货)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2. 优化物流网络:在西南、西北建立区域配送中心,提升偏远地区的物流效率;
  3. 深化数字化应用: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提升需求预测准确性(如采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客户需求),进一步降低库存成本。

四、结论

双欣环保作为环保材料领域的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其垂直一体化布局、数字化成本控制、多元化风险应对及协同创新能力,支撑了公司的业务增长。但仍需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物流瓶颈及数字化程度不足等挑战,通过加强价格对冲、优化物流网络及深化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官方披露、第三方机构调研及公开媒体报道,因公司未上市,部分财务数据未公开,分析基于现有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