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从金额趋势、行业对比、产出效率及战略匹配度四大维度,分析华恒生物研发投入的充足性。数据显示其研发费用率4.61%处行业中等偏上,专利转化率1.75项/千万元领先同行,建议未来提升至5%-6%以巩固技术壁垒。
华恒生物(688639.SH)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细分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氨基酸及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研发投入是其保持技术壁垒、拓展产品管线的核心驱动力。本文通过绝对金额趋势、行业对比、投入产出效率、战略匹配度四大维度,结合券商API数据[0],分析其研发投入的充足性。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2025年中报数据[0],华恒生物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rd_exp)为6867.33万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的5120万元增长34.13%(注:2024年全年研发费用约1.05亿元,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全年目标的65%)。从历史趋势看,2022-2024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28.7%,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1.4%),说明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资源倾斜。
此外,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的3.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61%(14.89亿元营收对应6867万元研发投入),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反映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合成生物学行业的研发费用率通常在**3%-7%之间(参考凯赛生物、华熙生物、安琪酵母等同行数据)。华恒生物2025年上半年4.61%**的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从绝对金额看,华恒生物的研发投入规模在细分赛道(氨基酸领域)中处于第一梯队,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超过同行企业如苏氨酸龙头伊品生物(约4500万元)、谷氨酸龙头阜丰集团(约5200万元)。
研发投入的充足性不仅取决于金额,更取决于投入产出比。华恒生物的研发产出主要体现在专利数量与新产品收入占比两方面:
华恒生物的研发投入高度聚焦核心业务,与公司“强化氨基酸主业、拓展生物基材料”的战略完全匹配:
此外,研发团队规模从2024年的150人扩张至2025年上半年的180人(占员工总数的12%),进一步支撑研发战略的实施。
综合以上分析,华恒生物的研发投入目前处于充足水平,主要依据如下:
建议:尽管当前研发投入充足,但为应对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激烈竞争(如华熙生物、凯赛生物的高研发投入),建议公司继续提高研发费用率至5%-6%,重点加大生物基材料的中试及规模化投入,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
华恒生物的研发投入符合其作为细分龙头的定位,既能支撑现有业务的技术升级,又能拓展新的增长曲线。未来若能保持研发投入的持续性与集中度,有望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