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2025年四季度银行板块走势,涵盖宏观经济、净息差企稳、资产质量改善及北向资金动向,提供国有行与股份制银行投资建议。
2025年以来,国内经济呈现**“弱复苏、强韧性”**特征,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其中消费、制造业投资及出口均实现稳步修复。四季度作为全年经济冲刺期,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2025年前三季度,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国有行平均净息差约1.75%,股份制银行约1.82%),主要因存款成本刚性(居民储蓄意愿仍强)及贷款收益率下行(企业贷款需求疲软)。但四季度随着经济恢复,企业贷款需求逐步回升,银行议价能力增强,同时央行通过“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净息差有望止跌企稳。
前三季度,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2%(数据来源:银保监会),较年初微升0.03个百分点,主要因房地产行业个别企业风险暴露及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但随着房地产政策放松及稳企业政策落地(如“保交楼”专项借款、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将逐步缓解,四季度不良贷款率或保持在1.65%以内。
2025年以来,北向资金对银行板块的持仓比例逐步提升,截至9月末,北向资金持有银行股总市值达1200亿元(数据来源:Wind),较年初增加200亿元。主要因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国有行PB约0.5倍,股份制银行约0.7倍),且股息率较高(国有行股息率约5%,股份制银行约4%),符合北向资金“价值投资”风格。
银行板块当前估值(PB)处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国有行0.5倍、股份制银行0.7倍),远低于沪深300指数的1.2倍。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及银行核心指标改善,市场对银行股的风险偏好将逐步提升,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若四季度消费、投资及出口恢复不及预期,企业盈利下滑,银行贷款违约风险将上升,资产质量压力加大。
若存款利率下行速度慢于贷款收益率下行速度,或企业贷款需求持续疲软,银行净息差将进一步收窄,挤压盈利空间。
若房地产市场销售端恢复不及预期,或个别大型房企出现债务违约,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将上升,影响资产质量。
结论:2025年四季度银行板块将呈现**“震荡修复”**走势,核心逻辑为:
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净息差进一步收窄、房地产市场波动。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