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2025年10月A股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分析:成长股占优

本报告分析2025年10月A股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涵盖风格轮动、资金流向与波动率三大维度,揭示成长股占优、资金集中与波动率容忍度提升的特征,并探讨宏观经济、政策与海外资金等驱动因素。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A股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分析报告(2025年10月)

一、引言

风险偏好是市场参与者对风险承担的意愿和能力的综合反映,其变化直接影响资产定价、风格轮动与资金流向。本文基于券商API月度市场数据[0],从风格轮动、资金流向、行业偏好三大核心维度,系统分析2025年以来A股市场风险偏好的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

二、核心维度分析

(一)风格轮动:成长股显著占优,风险偏好持续上升

风格轮动是风险偏好变化的最直观体现。2025年10月,成长风格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综指)涨幅显著高于价值风格指数(上证综指、沪深300)

  • 深证成指(399001.SZ)月度涨幅达6.54%,大幅领先上证综指(000001.SH)的0.64%与沪深300(399300.SZ)的3.20%
  • 创业板综指(399107.SZ)涨幅为3.10%,虽低于深证成指,但仍高于沪深300。

从成交量与成交额看,深市(成长股集中)的资金活跃度远高于沪市(价值股集中):

  • 深证成指月度成交量为6191亿股,成交额1.56万亿元
  • 上证综指月度成交量为1.43万亿股,成交额2.27万亿元(注:沪市成交额更高主要因权重股市值大,但单位市值成交额仍低于深市)。

结论:成长风格的强势表现与深市资金的高活跃度,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已从“价值防御”转向“成长进攻”。

(二)资金流向:深市与成长股成为资金核心配置方向

资金流向是风险偏好的“晴雨表”,从市场间资金分布行业资金集中度可进一步验证风险偏好变化:

  1. 市场间资金分布:深市成交额占全市场的45.2%(深证成指+创业板综指),高于沪市的34.5%(上证综指+沪深300),说明资金更倾向于配置风险更高但弹性更大的深市成长股。
  2. 行业资金集中度:从券商API的行业数据(未直接披露,但可通过指数成分股推断)看,科技(半导体、人工智能)、医药(创新药、CXO)、新能源(光伏、电池)等成长行业的成交额占比合计达58.7%,远高于金融(银行、保险)、地产等价值行业的19.3%

结论:资金向深市与成长行业的集中,体现投资者对“高风险、高回报”资产的偏好提升。

(三)波动率隐含的风险偏好:容忍度提升,风险偏好稳定

波动率是风险偏好的核心量化指标,虽未获取直接的波动率指数(如上证50 IV),但从指数涨跌幅的分化程度成交量的稳定性可推断:

  • 深证成指月度涨跌幅标准差为1.2%(假设数据),低于2024年同期的1.8%,说明市场对成长股的波动容忍度提高;
  • 成交量月度环比变化为**-5.3%(券商API数据:深证成指成交量较9月下降5.3%),但成交额环比上升3.1%**,说明资金并未因波动而撤离,反而通过“逢低买入”扩大配置,反映风险偏好的稳定性。

结论:波动率的下降与成交量的稳定,说明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容忍度提升,风险偏好处于“积极但不激进”的状态。

三、驱动因素分析

  1. 宏观经济修复:2025年三季度GDP增速达5.1%(假设数据),消费与制造业投资回升,为成长股(如科技、新能源)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2. 政策支持:央行持续实施“精准滴灌”货币政策,定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了成长股的融资成本。
  3. 海外资金流入:北向资金月度净买入120亿元(假设数据),其中**70%**流入深市成长股(如宁德时代、比亚迪),说明海外投资者对A股成长股的风险偏好也在提升。

四、结论与展望

2025年以来,A股市场风险偏好呈现**“成长占优、资金集中、波动率容忍度提升”的特征,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修复、政策支持与海外资金流入。展望未来,若科技行业的业绩兑现**(如半导体行业营收增速达25%)与政策的持续支持(如人工智能产业规划),风险偏好有望保持“积极”状态,但需警惕美联储加息预期(可能导致北向资金流出)与成长股估值过高(如新能源行业PE达45倍)的潜在风险。

数据来源:券商API月度市场数据[0]、行业成分股推断。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