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萤石网络智能锁业务的增长可持续性,涵盖行业环境、公司竞争力、财务表现及风险因素,探讨其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的未来潜力。
萤石网络(688475.SH)作为“可信赖的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商”,其核心产品体系“2+5+N”中的“智能入户”(智能锁)是连接家庭场景的关键入口,也是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行业环境、公司竞争力、财务表现、风险因素四大维度,分析萤石网络智能锁业务的增长可持续性。
智能锁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级产品”,受益于消费升级、物联网技术普及、安全需求提升三大驱动因素,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据此前行业报告(2023年数据),中国智能锁市场规模已达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18-2023)约25%;渗透率从2018年的不足5%提升至2023年的15%,但仍远低于欧美(约30%)、日韩(约50%)的成熟市场水平。
未来,新建住宅配套需求(多地政策要求新建住宅安装智能锁)、老旧小区改造(存量房市场的智能锁替换需求)、年轻消费群体的“便捷化”需求(指纹/人脸识别、远程控制等功能)将持续推动市场增长。萤石网络作为“安全智能生活主流品牌”,其智能锁产品契合行业趋势,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
萤石网络的智能锁业务增长,依托于**“萤石云+AI”双核驱动**及“2+5+N”产品生态的协同效应,核心竞争力显著:
萤石网络的智能锁产品融合了人脸识别、视频监控、AI行为分析等核心技术(如“萤石云”平台的实时数据传输与存储、AI算法对陌生人的识别预警),形成了“安全+便捷”的差异化标签。例如,其智能锁可与“智能摄像机”联动,当有人开锁时,摄像机自动启动录像并推送报警信息,解决了传统智能锁“只开锁、不预警”的痛点。
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虽未披露具体占比,但“核心自研技术”是其业务基石),确保智能锁功能的持续升级(如更精准的人脸识别、更安全的加密技术),保持产品竞争力。
萤石网络的“2+5+N”产品生态(“2”指萤石云+AI;“5”指智能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穿戴五大自研硬件;“N”指开放接入的生态产品)中,智能锁是连接家庭的“第一入口”,与其他产品形成强协同:
这种生态协同提高了用户粘性——购买智能锁的用户,更可能继续购买其他生态内产品(如智能摄像机、智能音箱),形成“入口带动生态、生态反哺入口”的正向循环,推动智能锁销量增长。
萤石网络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官网、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线下(门店、经销商、房地产合作):
渠道的全场景覆盖,确保智能锁产品能触达不同需求的用户(C端个人、B端房地产商),支撑销量持续增长。
虽然萤石网络未单独披露智能锁收入占比,但从整体财务表现可推测其智能锁业务的增长贡献:
结合公司“智能入户”为核心产品的定位,智能锁业务的收入占比应不低于20%(参考同类公司如德施曼、凯迪仕的智能锁收入占比),即2025年智能锁收入有望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约25%,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萤石网络的智能锁产品依托自研技术(如人脸识别算法、萤石云平台),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40%,高于传统机械锁的20%)。2025年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41.3%(总收入42.93亿元,营业成本24.20亿元),推测智能锁毛利率约为45%(因技术含量更高),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智能锁市场玩家众多(小米、华为、德施曼、凯迪仕等),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萤石网络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产品差异化(如更先进的人脸识别、更安全的加密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智能锁的核心零部件(如芯片、金属材料、指纹传感器)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利润。萤石网络通过精益化供应链管理(如与供应商长期合作、提前锁定原材料价格),可部分缓解这一风险,但仍需警惕极端情况(如芯片短缺)。
随着智能锁市场的发展,政策对安全标准(如加密技术、数据隐私)的要求可能提高。萤石网络作为“安全智能生活主流品牌”,其产品已符合现有安全标准(如ISO 27001信息安全认证),但需持续跟进政策变化,确保产品合规。
萤石网络智能锁业务的增长可持续性,基于行业增长潜力、公司核心竞争力、财务表现三大支撑:
尽管面临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但萤石网络通过持续研发投入、生态协同、供应链管理,有望保持智能锁业务的增长势头。
综上,萤石网络智能锁业务的增长具备可持续性,是公司未来收入与利润的核心增长点之一。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