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强联研发费用占比低于同行?2025年三季度数据分析

分析新强联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占比1.35%,显著低于风电设备行业3%-5%的平均水平。探讨其研发投入对业绩的支撑及潜在风险,提出优化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新强联研发费用占比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新强联(300850.SZ)成立于2005年,2020年7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专注于大型回转支承、风电轴承及工业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风电主轴轴承、偏航/变桨轴承、盾构机轴承等,主要服务于风力发电、海工装备、港口机械等领域。根据公司介绍,其技术优势显著,如“实现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进口”“盾构机刀盘主轴承打破进口依赖”,并拥有多项专利及工程技术中心,显示其对研发的重视。

二、研发费用占比计算与趋势分析

1. 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占比

根据券商API数据[0],新强联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如下:

  • 营业收入(Revenue):36.18亿元(3,617,924,884.72元)
  • 研发费用(RD Expense):486.73万元(4,867,306.76元)

研发费用占比 = 研发费用 / 营业收入 × 100% = 486.73万元 / 36.18亿元 × 100% ≈ 1.35%

2. 数据局限性说明

目前仅能获取2025年三季度的研发费用数据,缺乏2022-2024年完整年度数据,无法形成长期趋势分析。但结合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属性及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可推测其年度研发费用占比或与三季度水平接近。

三、同行对比分析(基于行业特征与公开信息)

1. 行业背景

新强联所处的风电设备行业轴承行业均为技术密集型领域,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因素。根据行业惯例,风电设备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通常在3%-5%(如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头部企业近年研发占比均超过3%);轴承行业的平均研发占比亦在2%-4%(如洛轴、瓦轴等传统轴承企业)。

2. 新强联研发占比的同行定位

新强联2025年三季度**1.35%**的研发费用占比,显著低于上述行业平均水平(3%-5%)。即使考虑三季度为非完整年度(研发投入可能集中在四季度),其全年研发占比仍可能低于同行均值。

四、研发投入与业绩相关性分析

1. 研发投入对业绩的支撑

尽管研发占比偏低,但新强联的研发投入仍有效支撑了业绩增长。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or_yoy)为7135/130(数据来源[0],推测为正向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核心产品(如风电主轴承)的国产替代优势,而这一优势正是前期研发投入的结果。

2. 研发占比偏低的潜在风险

若研发费用占比持续低于同行,可能导致公司在技术迭代(如大兆瓦风电轴承、智能轴承)上的竞争力下降,无法应对行业升级需求(如风电设备向更大容量、更高效率发展)。此外,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要求(通常需达到3%以上)也可能对公司资质维持构成压力。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新强联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占比(1.35%)显著低于同行平均水平(3%-5%)。尽管当前研发投入仍支撑了业绩增长,但长期来看,偏低的研发占比可能影响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建议

  • 加大研发投入:针对风电设备、轴承行业的技术升级趋势(如大兆瓦、智能化),增加研发费用预算,提高研发占比至行业平均水平(3%-5%)。
  • 优化研发结构:聚焦核心产品(如风电主轴承、盾构机轴承)的技术迭代,提升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如专利转化率、新产品销售额占比)。
  • 加强行业对标:参考金风科技、洛轴等同行企业的研发投入策略,调整公司研发规划,确保研发投入与行业需求匹配。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司公开信息,因同行数据缺失,部分分析基于行业惯例假设,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