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强联海外市场拓展进展分析:风电轴承与回转支承的全球布局

本文深度分析新强联(300850.SZ)海外市场拓展进展,涵盖风电轴承、回转支承的全球需求、财务支撑、技术优势及潜在方向,揭示其从国内龙头到国际竞争者的战略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新强联海外市场拓展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新强联(300850.SZ)作为国内大型回转支承及风电轴承龙头企业,其海外市场拓展是公司长期增长的关键引擎。本文结合公司基本面、财务数据及行业竞争力,从背景驱动、财务支撑、技术与行业地位、潜在拓展方向四大维度,系统分析其海外市场拓展的进展与逻辑。

二、海外市场拓展的背景驱动

(一)行业需求增长:全球高端装备市场的刚性需求

新强联的核心产品为大型回转支承(用于海工装备、港口机械、盾构机)及风电轴承(偏航、变桨、主轴承),均属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全球范围内,风电、海工等新能源与基础设施行业的增长为这些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

  • 风电市场: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2024年全球风电装机量达116GW,同比增长12%,其中欧洲(占比35%)、北美(22%)、东南亚(18%)为核心需求区域,风电轴承的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且国产化率不足30%,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进口替代空间。
  • 海工装备市场:全球海工装备(如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钻井平台)的需求随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持续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1500亿美元,大型回转支承作为核心部件,其海外需求年增速超8%。

(二)公司战略定位:从“国内替代”到“全球布局”

新强联的长期战略是“立足国内,走向全球”。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如无软带淬火技术、大兆瓦风电主轴承研发)及产能扩张(2024年洛阳基地产能翻倍至10万吨),已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海外市场拓展的核心目标是:抢占全球高端装备核心部件市场份额,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二、海外市场拓展的财务支撑

财务数据显示,新强联具备充足的资金与盈利能力支撑海外市场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的利润水平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36.18亿元(同比增长12.7%),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18.3%),基本每股收益1.78元(同比增长15.6%)。其净资产收益率(ROE)达15.5%(行业排名前1.8%,7264家上市公司中位列130名),销售净利率19.0%(行业均值12.3%),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强劲的盈利能力为海外市场的渠道建设、售后服务、本地化研发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现金流:稳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

2025年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7.94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净利润的115.9%,说明利润质量高且资金回笼能力强。充足的现金流可覆盖海外市场拓展的前期投入(如市场调研、客户开发、物流成本),降低财务风险。

(三)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的持续保障

公司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30亿元(同比增长21.7%),占总收入的3.6%,主要用于风电主轴承的技术升级(如10MW以上大兆瓦主轴承的无软带淬火技术)及海工回转支承的耐腐蚀材料研发。这些投入提升了产品的国际标准符合性(如ISO 1328-1、API 6A),为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海外市场拓展的技术与行业地位支撑

(一)技术优势:打破海外垄断的核心壁垒

新强联的无软带淬火技术(用于风电主轴承)是其核心竞争力,该技术可使轴承寿命提升30%以上,且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高25%。目前,该技术仅被德国舍弗勒、瑞典SKF等少数企业掌握,新强联是国内唯一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企业,其风电主轴承的国产化率已达40%(2024年数据),为海外市场的“性价比”竞争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行业地位:国内龙头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新强联在大型回转支承领域的市场份额达18%(国内第一),风电轴承领域的市场份额达15%(国内第二)。其行业排名(如ROE位列7264家上市公司前1.8%)反映了公司的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能力,这是海外市场拓展的关键优势——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较海外竞品低15%-20%,具备较强的市场渗透能力。

四、海外市场拓展的潜在进展与方向

(一)财务数据隐含的海外收入增长

虽然公司未单独披露海外收入,但从应收账款结构(2025年三季度应收账款达21.78亿元,同比增长19%)及出口退税(2024年出口退税达8700万元,同比增长25%)可推断,海外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5%提升至2024年的8%,2025年三季度有望突破10%。这一增长主要来自风电轴承的小批量出口(如向欧洲风电厂商供应偏航轴承)及海工回转支承的试订单(如中东地区的海上平台项目)。

(二)潜在拓展方向:聚焦高增长市场

  1. 风电市场:优先进入欧洲(如德国、西班牙)及北美(美国、加拿大)市场,通过与当地风电整机厂商(如西门子歌美飒、Vestas)建立合作,提供定制化轴承解决方案(如适应欧洲高风速环境的变桨轴承)。
  2. 海工装备市场:瞄准东南亚(印尼、越南)及中东(沙特、阿联酋)的海上风电与油气平台项目,提供耐腐蚀回转支承(采用不锈钢材质,适应盐雾环境),目前已与新加坡海工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3. 本地化布局:未来可能通过海外建厂(如欧洲波兰、东南亚泰国)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响应速度,目前已在德国设立销售办事处,负责当地市场的客户开发与售后服务。

五、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挑战

  1. 海外标准壁垒:欧美市场对轴承的可靠性(如MTBF均值时间)及环保要求(如RoHS指令)较高,需投入额外成本进行认证(如CE、UL)。
  2. 竞争压力:海外竞品(如舍弗勒、SKF)具备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新强联需在售后服务(如24小时响应)上加大投入。

(二)应对策略

  1. 技术认证:2025年公司已启动欧盟CE认证(针对风电轴承)及美国API认证(针对海工回转支承),预计2026年完成,为大规模出口铺平道路。
  2. 渠道建设:与海外代理机构(如欧洲的风电设备经销商)合作,借助其本地资源快速进入市场,降低渠道拓展成本。

六、结论

新强联的海外市场拓展已进入加速期,其核心逻辑是:技术优势(无软带淬火)+ 成本优势(规模效应)+ 行业地位(国内龙头)。虽然目前未披露重大海外订单,但财务数据与行业趋势隐含的海外收入增长(占比超10%)及技术认证进展(CE、API),均显示其海外市场拓展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随着本地化布局的推进,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海外收入占比为推断值,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