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顺丰同城毛利率的历史趋势、成本结构及行业对比,揭示其从亏损到盈利的突破原因,并展望未来毛利率提升的驱动因素,包括规模效应、业务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
顺丰同城(09699.HK)作为即时配送行业的头部玩家,其毛利率水平经历了从早期亏损到逐步改善的过程。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11.2%,处于亏损区间,主要因业务扩张期的高额投入(如骑手薪酬、配送网络搭建、技术研发)导致营业成本高企。2023年,随着规模效应逐步释放,毛利率回升至-3.5%,亏损幅度显著收窄。2024年,公司毛利率实现正向突破,达到2.1%,标志着盈利模式的初步跑通。
顺丰同城的营业成本主要由人力成本(占比约55%)、运营成本(占比约30%)和技术投入(占比约15%)构成。其中,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支出项,主要包括骑手薪酬、社保及福利。2023年,公司通过优化骑手调度算法(如AI路径规划),将单均配送时间缩短了8%,单均人力成本下降6%,推动毛利率提升约2.5个百分点。
运营成本方面,主要包括配送设备(如电动车、保温箱)、场地租金及物流中转费用。2024年,公司推出“共享配送站”模式,与社区便利店合作共建配送网点,降低了约12%的场地租金成本。技术投入方面,公司持续加大AI、大数据等技术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8.3%,较2023年提升1.7个百分点,为长期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即时配送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呈现分化特征。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4.5%,其中美团闪购(毛利率6.8%)、饿了么蜂鸟(毛利率5.2%)处于第一梯队,顺丰同城(2.1%)、达达集团(1.8%)处于第二梯队。
顺丰同城毛利率低于头部玩家的主要原因在于:1)业务结构中C端订单占比过高(约65%),而C端订单的单均利润较低;2)配送网络覆盖范围仍在扩张,尚未完全实现规模效应。但从改善速度来看,顺丰同城2023-2024年毛利率提升了5.6个百分点,高于行业平均提升幅度(3.2个百分点),显示其成本控制能力正在快速增强。
展望未来,顺丰同城的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规模效应进一步释放:随着订单量的持续增长(2024年订单量同比增长23%),单均固定成本(如配送站租金、技术投入)将逐步摊薄,预计2025年单均成本可下降5%-8%。
业务结构优化:公司正在加大B端客户的拓展力度(如餐饮连锁、零售企业),B端订单的毛利率(约8%-10%)显著高于C端(约1%-3%)。2024年,B端订单占比已从2023年的25%提升至35%,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45%,推动整体毛利率上升约1.5个百分点。
技术驱动成本控制:公司正在研发的“无人配送车”技术预计2025年实现商业化应用,可替代约10%的骑手配送任务,降低人力成本约7%。此外,AI调度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如预测订单峰值、动态调整骑手路线),可将配送效率提升15%,进一步降低单均成本。
顺丰同城的毛利率水平已从2022年的亏损状态逐步修复至2024年的正向盈利,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的释放、成本结构的优化及技术投入的驱动。尽管当前毛利率仍低于行业头部玩家,但改善速度较快,且未来随着业务结构的进一步优化(B端占比提升)和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无人配送),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可达到3.5%-4%,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