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泰康人寿2015-2024年退保率变化趋势,探讨产品结构调整、利率环境变化及客户服务提升对退保率的影响,为寿险行业提供参考。
退保率是衡量寿险公司经营稳定性和客户忠诚度的核心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通常为退保金总额/寿险责任准备金余额(或退保件数/有效保单件数)。对于泰康人寿而言,作为中国寿险市场第三大主体(2024年保费规模约2800亿元),其退保率变化不仅反映公司产品策略与客户管理能力,也折射出行业环境与消费者行为的变迁。本文结合行业公开数据、政策影响、公司战略调整等多维度,对泰康人寿2015-2024年退保率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根据银保监会公开数据,2015-2024年中国寿险行业退保率呈现**“先升后稳”**的特征:
作为行业头部公司,泰康人寿的退保率变化与行业趋势一致,但也有其自身特点:
2015年之前,泰康人寿的产品结构以短期理财型产品(如“泰康赢家理财”系列)为主,占比约60%。这类产品的客户多为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当市场利率上升(如2017年央行加息)或产品收益不及预期时,退保率较高(2017年泰康退保率约2.8%,高于行业平均2.6%)。
2017年“134号文”出台后,泰康人寿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
2015-2019年,中国市场利率呈下行趋势(1年期存款利率从2015年的2.25%降至2019年的1.5%),客户为追求更高收益,纷纷退保转投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如2018年泰康退保率2.5%,其中40%的退保来自理财型产品)。
2020年后,市场利率趋于稳定(1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1.5%左右),且银行理财打破刚兑(2022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出台),客户对“稳定收益”的需求增加,泰康的长期保障型产品因“锁定长期利率”(如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约3.5%)而受到青睐,退保率逐步下降(2020年泰康退保率2.2%,2024年降至1.6%)。
泰康人寿的“大健康”战略(2018年提出)是其降低退保率的重要举措。该战略整合了医疗、养老、健康管理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从摇篮到天堂”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泰康人寿2015-2024年退保率变化趋势可总结为:2015-2017年因短期理财型产品占比高而上升,2018-2024年因产品结构调整、利率环境稳定及客户服务提升而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
展望未来,泰康人寿的退保率仍将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的趋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总之,泰康人寿的退保率变化是行业趋势、政策监管与公司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寿险公司提供了参考: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客户服务,可有效降低退保率,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