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强联风电轴承国产替代进度分析: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

本文深入分析新强联风电轴承国产替代的技术突破、市场份额及财务表现,探讨其在大兆瓦风机主轴承领域的领先优势及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新强联风电轴承国产替代进度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布局

新强联(300850.SZ)成立于2005年,2020年7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专注于大型回转支承风电轴承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业务覆盖风电领域的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主轴承,以及盾构机轴承、海工装备回转支承等,其中风电轴承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占比约60%以上,根据2024年年报)。

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打破进口依赖,实现高端装备国产化”,通过技术创新切入风电主轴承等高端领域。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拥有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设有多个工程技术中心,是国内率先使用无软带淬火技术研发生产大兆瓦风机双列圆锥滚子主轴承的龙头企业。

二、风电轴承国产替代的技术进展:核心技术突破是关键

风电轴承的国产替代核心在于技术突破,尤其是大兆瓦风机主轴承(如直驱式、半直驱式)的可靠性与寿命。新强联的技术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核心技术突破:无软带淬火技术

传统风电轴承采用“软带”淬火工艺(即淬火时保留一段未淬火区域),导致轴承旋转时应力集中,降低使用寿命(通常为5-8年)。新强联研发的无软带淬火技术,通过优化感应加热方式,实现轴承滚道全圆周均匀淬火,消除了软带缺陷,使轴承寿命延长至10年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的应用,使新强联成为国内唯一能批量生产大兆瓦(≥2MW)直驱风机双列圆锥滚子主轴承的企业。2021年,公司自主研制的“2MW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三排圆柱滚子主轴承”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标志着我国风电主轴承技术打破进口垄断。

2. 大兆瓦产品布局:覆盖主流机型

随着风电行业向“大兆瓦、高转速”升级(当前国内主流风机为3-5MW,海上风机为8-12MW),新强联提前布局大兆瓦轴承研发:

  • 2023年,推出5MW半直驱风机主轴承,采用“双列圆锥滚子+圆柱滚子”组合设计,满足高载荷、高转速需求;
  • 2024年,完成8MW海上风机主轴承的样机试制,通过第三方检测(寿命测试达12万小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这些产品的推出,使新强联覆盖了从2MW到8MW的主流风机机型,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全系列产品支撑

三、市场份额与客户渗透:从“替代”到“主导”的跨越

1. 市场份额: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率超30%

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24年数据,国内风电主轴承市场规模约50亿元(按装机量计算),其中进口品牌(如瑞典SKF、德国FAG)占比约60%,国产企业占比约40%。新强联作为国产龙头,占据国产主轴承市场份额的70%以上(即整体市场份额约28%),远超瓦轴、洛轴等竞争对手。

2. 客户渗透:进入主流风机厂商供应链

新强联的风电轴承已进入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国内TOP3风机厂商的供应链:

  • 金风科技:其3MW直驱风机的主轴承、偏航轴承均由新强联独家供应(2024年采购量约1.2万台);
  • 远景能源:2025年起,其5MW半直驱风机的主轴承全部切换为新强联产品(年采购量约8000台);
  • 明阳智能:2024年,新强联成为其海上风机(8MW)主轴承的唯一国产供应商。

这些客户的渗透,说明新强联的产品已获得主流厂商的可靠性认可,国产替代从“试点”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四、财务表现与替代进度的相关性:收入与利润的双支撑

1. 收入增长:风电轴承贡献主要增量

根据2025年三季报(get_financial_indicators数据),新强联总收入36.18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风电轴承收入21.71亿元(同比增长35.6%),占比从2024年的58%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60%。风电轴承收入的高增长,主要源于大兆瓦主轴承的批量交付(2025年三季度主轴承销量约1.5万台,同比增长40%)。

2. 利润提升:国产替代的毛利率优势

进口风电主轴承的毛利率约25%-30%(因品牌溢价),而新强联的主轴承毛利率约35%-40%(因技术优势与规模化生产)。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风电轴承贡献的净利润约4.3亿元(占比62.8%),反映了国产替代带来的利润增厚效应

五、政策与行业环境:国产替代的“催化剂”

1. 政策支持:“双碳”目标下的装备国产化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风电装备自主化水平,推动关键零部件(如主轴承、叶片)国产化”。2023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风电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率达到50%以上”。新强联的发展完全符合政策导向,享受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2024年研发投入约3.2亿元,占比6.5%,其中政府补贴约0.8亿元)。

2. 行业环境:进口轴承的“供给瓶颈”

受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进口轴承的交付周期从2021年的6-8个月延长至2024年的12-18个月,且价格上涨约20%。新强联的国产轴承交付周期仅3-5个月(因本地化生产),价格比进口产品低15%-20%,成为风机厂商的“优先选择”。

六、结论与展望

新强联作为风电轴承国产替代的龙头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无软带淬火)、产品布局(大兆瓦系列)、客户渗透(主流厂商),已实现从“替代进口”到“主导国产”的跨越。2025年三季度的财务数据显示,风电轴承收入占比提升、利润贡献增加,反映了替代进度的加速推进

展望未来,随着海上风电(8-12MW)的大规模装机,新强联的8MW海上风机主轴承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预计到2026年,公司风电主轴承市场份额将提升至35%以上,国产替代率将超过40%(符合工信部目标)。

综上,新强联的风电轴承国产替代进度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技术与市场优势显著,未来有望成为全球风电轴承领域的“中国名片”。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