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2025年三季报亏损趋势分析:是否会扩大?

本报告分析理想汽车2025年三季报亏损趋势,涵盖收入端弹性、成本端压力、费用管控、车型周期及行业竞争五大维度,预测亏损大概率扩大但幅度可控,并给出投资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理想汽车2025年三季报亏损趋势分析报告

一、引言

理想汽车(LI.O)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NEV)赛道的头部企业,2024年凭借L系列车型(L7/L8/L9)的热销实现了交付量与收入的高速增长,但盈利表现仍受成本控制、研发投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制约。2025年,公司推出紧凑型SUV L6以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加大智能驾驶(ADAS)、电池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其第三季度(Q3)亏损是否扩大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报告将从收入端弹性、成本端压力、费用管控能力、车型周期及行业竞争五大维度,结合2024年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及2025年市场动态,对理想汽车Q3亏损趋势进行深度分析。

二、核心财务数据回顾(2024年)

根据2024年年报,理想汽车全年实现总收入1444.60亿元(同比增长69%,主要来自交付量37.6万辆的同比增长),毛利率20.5%(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净亏损80.32亿元(同比收窄41%)。核心财务指标显示,公司收入规模快速扩张,但盈利质量仍待提升,主要拖累项为研发投入(110.71亿元,同比增长58%)销售费用(122.29亿元,同比增长45%)

三、2025年Q3亏损趋势分析

(一)收入端:量增与价减的平衡,收入弹性存疑

理想汽车2025年的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新车型L6的销量贡献现有车型的份额保持。L6作为紧凑型SUV,定价20-25万元(低于L7的33-38万元),目标用户为年轻家庭及首购群体,旨在抢占15-25万元细分市场(该市场占NEV总销量的60%以上)。若L6能实现月销2万辆的目标(公司预期),将带动全年交付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33%),但平均售价(ASP)将从2024年的38.4万元降至约35万元(L6占比提升),收入增速或低于交付量增速(预计收入同比增长25%-30%)。

此外,2025年NEV市场竞争加剧(特斯拉Model Y降价、比亚迪宋PLUS DM-i改款、小鹏G6销量爬坡),理想为保持市场份额,可能被迫加大促销力度(如现金优惠、金融贴息),进一步压缩ASP,收入弹性受限。

(二)成本端:新车型毛利率压力与规模效应的对冲

  1. 新车型毛利率拖累:L6作为入门级车型,零部件成本(如电池、底盘)与L7/L8差异不大,但售价低10-15万元,预计毛利率将降至15%-18%(低于2024年整体20.5%的毛利率)。若L6占Q3总销量的30%(假设),将拉低整体毛利率约1-2个百分点。
  2. 规模效应缓解成本:随着L6产能爬坡(常州工厂年产能提升至40万辆),电池、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将逐步下降(预计单位成本降低5%-8%),部分对冲新车型的毛利率压力。
  3. 原材料价格波动:2025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虽较2024年的25万元/吨有所回落(当前约20万元/吨),但仍处于高位,且正极材料(如镍、钴)价格波动较大,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侵蚀利润空间。

(三)费用端:研发与销售投入的刚性增长

  1.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理想2025年研发预算为150亿元(同比增长35%),主要用于ADAS(城市NOA落地)、800V高压平台、电池技术(半固态电池研发)及智能座舱升级。研发费用的刚性增长(Q3研发费用预计35-40亿元)将直接拖累净利润。
  2. 销售费用扩张:为推广L6,理想2025年计划将线下门店从2024年的500家增加至700家(主要布局二三线城市),并加大线上营销(抖音、小红书等)投入,销售费用预计同比增长20%-25%(Q3销售费用约35-38亿元)。

(四)车型周期:L6爬坡期的利润压力

理想汽车的车型周期通常分为导入期(0-6个月)、成长期(6-18个月)、成熟期(18个月以上)。L6于2025年4月上市,Q3处于导入后期-成长期初期,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预计从Q2的50%提升至Q3的80%),但仍未达到满负荷(100%),单位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较高,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五)行业竞争:价格战与份额的权衡

2025年NEV市场渗透率已达35%(2024年为30%),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价格战成为企业抢占份额的核心手段。理想为保持“30万元以上NEV销量第一”的地位,可能被迫参与价格战(如L7 Air降价2万元至31.98万元),这将直接侵蚀现有车型的毛利率(预计L7/L8毛利率从2024年的22%降至20%以下)。

四、亏损趋势判断:大概率扩大,但幅度可控

综合以上分析,理想汽车2025年Q3亏损扩大的核心驱动因素为:

  1. 新车型L6的毛利率拖累(拉低整体毛利率1-2个百分点);
  2. 研发与销售费用的刚性增长(合计同比增长20%以上);
  3. 价格战导致的ASP下降(收入增速低于成本增速)。

若Q3收入同比增长25%(约390亿元),毛利率降至19%(约74亿元),研发+销售费用约75亿元(同比增长22%),则净亏损将扩大至约25-30亿元(2024年Q3净亏损约18亿元)。

缓解因素也需关注:

  • L6销量超预期(月销2.5万辆以上),规模效应提前显现,单位成本下降;
  • 电池价格回落(碳酸锂价格降至18万元/吨以下),成本控制超预期;
  • 智能驾驶功能(如城市NOA)落地,提升车型溢价能力,ASP下降幅度收窄。

五、结论与建议

理想汽车2025年Q3亏损大概率扩大,但幅度可控(预计净亏损25-30亿元,同比扩大39%-67%),主要因新车型爬坡期的利润压力及研发投入的加大。若公司能实现L6销量超预期(月销2.5万辆以上),或电池成本控制得力,亏损幅度可能收窄至20亿元以内。

投资建议:短期(1-3个月)关注L6销量数据及价格战进展,若销量超预期,股价或迎来反弹;长期(6-12个月)关注智能驾驶技术落地及毛利率修复情况,若毛利率回升至21%以上,盈利拐点可能出现。

(注:本报告基于2024年财务数据及2025年市场动态推测,具体以公司2025年三季报披露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