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门店增长见顶?2025年茶饮市场趋势分析

本报告分析蜜雪冰城2025年门店增长趋势,涵盖下沉市场饱和度、竞争格局、单店绩效及海外扩张策略,揭示其未来增长潜力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蜜雪冰城茶饮门店增长趋势分析报告

一、引言

蜜雪冰城作为中国茶饮行业的“下沉市场之王”,凭借高性价比定位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过去十年实现了门店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其门店总数已突破3.5万家,成为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茶饮品牌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下沉市场饱和度提升以及消费者需求升级,市场对其门店增长是否见顶的质疑日益增多。本报告从市场环境、门店扩张数据、竞争格局、单店绩效及未来驱动因素五大维度,系统分析蜜雪冰城的增长潜力。

二、市场环境:行业增速放缓,但仍有结构性机会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4年数据,中国茶饮市场规模已达3800亿元,年增长率从2019年的18%降至2024年的8%,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但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仍是增长核心:2024年下沉市场茶饮消费占比约55%,年增长率保持在12%,高于一线城市(6%)和新一线城市(8%)。这一结构特征为蜜雪冰城的核心客群(下沉市场年轻消费者)提供了持续的需求支撑。

三、门店扩张数据:增速放缓,进入“精细化增长”阶段

1. 历史增长回顾

2019-2023年,蜜雪冰城门店数量从1.2万家增至3.2万家,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28%,主要驱动因素为:

  • 下沉市场空白点的快速填充(2021年县级市门店占比首次超过60%);
  • 加盟商模式的轻量化(单店投资成本约15-20万元,远低于喜茶的50-80万元);
  • 供应链的规模效应(自建茶叶、乳制品工厂,降低原料成本约30%)。

2. 2025年最新趋势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新增门店1800家,同比2024年上半年(2200家)下降18%,增速进一步放缓。主要原因包括:

  • 下沉市场饱和度提升:2024年县级市每万人茶饮门店数量已达1.8家,接近一线城市2020年的水平(2.1家),部分地区(如河南、山东的县级市)甚至出现“门店过剩”现象(每万人2.3家);
  • 加盟商盈利压力加大: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加盟商平均月营收约8.5万元,同比下降10%,主要因同区域门店竞争加剧(单店覆盖半径从2020年的800米缩小至2025年的500米);
  • 政策监管趋严:2024年以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茶饮门店的食品安全和选址规范(如要求门店与学校、医院的距离不小于200米),限制了部分优质点位的获取。

四、竞争格局:头部品牌挤压,差异化优势弱化

1. 直接竞争对手的扩张

古茗(2024年门店2万家,CAGR 15%)、茶百道(2024年门店1.8万家,CAGR 12%)等品牌均加速下沉市场布局,与蜜雪冰城形成直接竞争。例如,古茗2025年推出“小镇青年专属套餐”(定价8-12元),直接对标蜜雪冰城的核心产品带(6-10元);茶百道则通过“社区店”模式(选址在居民小区门口),抢占蜜雪冰城的传统客群(家庭消费者)。

2. 新进入者的冲击

2024年以来,瑞幸咖啡、星巴克等咖啡品牌纷纷推出“茶饮+咖啡”复合店(如瑞幸的“小鹿茶”系列),定价10-15元,覆盖蜜雪冰城的中高端客群(18-25岁白领)。此外,本地夫妻店(定价5-8元)凭借“熟人社交”优势,抢占了部分下沉市场的低端客群。

五、单店绩效:客流量下降,盈利空间收窄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单店日均客流量约280人次,同比2024年上半年(320人次)下降12.5%;单店月均利润约1.5万元,同比下降18%。主要原因包括:

  • 产品同质化:蜜雪冰城的核心产品(如“冰红茶”“珍珠奶茶”)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度不足5%,消费者忠诚度下降(2025年回头客率约35%,同比2024年下降8个百分点);
  • 成本上升:2025年原料成本(茶叶、乳制品)同比上涨10%,租金成本(下沉市场门店租金)同比上涨8%,挤压了盈利空间;
  • 营销投入效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5%,但品牌曝光量仅增长5%,主要因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的流量成本上升(单条有效视频成本从2024年的200元涨至2025年的350元)。

六、未来增长驱动因素:海外扩张与产品创新

1. 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但挑战重重

2025年,蜜雪冰城计划在东南亚(印尼、越南、泰国)新增500家门店,目标是2030年海外门店数量达到1万家。东南亚市场的优势包括:

  • 人口结构年轻(15-35岁人口占比约50%);
  • 茶饮消费习惯成熟(泰国人均茶饮消费量约120杯/年,接近中国的150杯/年);
  • 成本优势(印尼劳动力成本约200美元/月,远低于中国的800美元/月)。

但挑战同样明显:

  • 本地化需求:东南亚消费者更偏好“甜辣”口味(如印尼的“加多加多奶茶”),蜜雪冰城需要调整产品配方;
  • 供应链本地化:东南亚原料(如茶叶、乳制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约比中国高25%);
  • 竞争加剧:当地品牌(如印尼的“Chatime”、泰国的“Happy Lemon”)已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蜜雪冰城需要通过价格战(定价约3-5美元/杯,低于当地品牌的4-6美元/杯)抢占市场。

2. 产品创新:从“性价比”到“价值感”

2025年,蜜雪冰城推出“果茶+咖啡”系列(如“草莓拿铁”“芒果美式”),定价12-15元,目标是提升客单价(当前客单价约8元)。此外,还推出了“健康茶饮”系列(如“零糖奶茶”“蔬菜汁”),针对下沉市场的“健康消费”趋势(2024年下沉市场健康茶饮消费占比约18%,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

七、结论:增长未达顶,但需转型

蜜雪冰城的门店增长并未完全见顶,但其“数量扩张”的传统模式已难以持续。未来的增长将依赖于:

  • 海外市场的突破(预计2025年海外门店贡献约5%的营收);
  • 产品结构的升级(从“低端性价比”到“中高端价值感”);
  • 单店绩效的提升(通过数字化运营(如会员体系、外卖平台)提高客流量和客单价)。

若能成功转型,蜜雪冰城仍有望在未来5年保持10%左右的门店增速,成为“全球茶饮龙头”;若转型失败,则可能陷入“存量萎缩”的困境。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整理,未包含2025年下半年最新数据,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