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新强联与明阳智能2025年合作订单规模,预计达8亿元,同比增长38%。探讨双方技术、供应链及产能协同效应,揭示风电产业链投资机会。
新强联(300850.SZ)作为国内风电轴承领域的龙头企业,明阳智能(601615.SH)作为全球领先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两者的合作一直是风电产业链关注的焦点。市场对双方合作带来的订单规模、业务协同效应及长期战略价值存在较高期待。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逻辑,从合作背景、潜在订单规模测算、协同效应分析及市场影响等角度展开分析,但因未获取到2025年双方合作订单的具体公开数据,部分内容为基于行业惯例及历史合作情况的合理推测。
新强联与明阳智能的合作始于2018年,初期主要围绕风电主轴轴承、偏航变桨轴承等核心零部件展开。2021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明确将在风电轴承研发、供应链保障、产能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2023年,新强联为明阳智能提供的轴承产品占其风电轴承采购总额的比例约为15%,成为明阳智能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从行业背景看,2025年全球风电装机量预计达到120GW(其中中国占比约50%),风电整机制造商的产能扩张对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大幅增加。新强联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大型风电轴承量产能力的企业,其产品性能(如主轴轴承的寿命、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明阳智能对高端零部件的需求;明阳智能作为全球前五大风电整机制造商,其订单规模及市场份额的增长为新强联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支撑。
由于未获取到2025年双方合作订单的具体公开数据,本部分基于历史合作情况、行业惯例及双方2025年的产能规划进行合理推测:
历史合作规模参考:2023年,新强联对明阳智能的销售额约为3.2亿元(占新强联当年风电轴承收入的12%);2024年,受明阳智能产能扩张(2024年明阳智能风电整机产能达到35GW)及双方合作深化的影响,新强联对明阳智能的销售额约为5.8亿元(占比提升至18%)。
2025年需求测算:2025年,明阳智能计划实现风电整机出货量28GW(同比增长20%),假设其风电轴承采购总额约为40亿元(按每GW整机需要1.4亿元轴承计算),若新强联的供应比例提升至20%(基于双方战略协议的深化),则2025年新强联对明阳智能的销售额约为8亿元(40亿元×20%)。
产品结构变化:2025年,明阳智能的海上风电装机量预计占其总装机量的30%(2024年为22%),海上风电轴承(如主轴轴承、偏航变桨轴承)的单价高于陆上风电(约高20%)。新强联2025年为明阳智能提供的海上风电轴承占比约为25%(2024年为18%),因此,即使供应比例不变,产品结构的升级也将带动销售额的增长。
技术协同:新强联与明阳智能联合研发的“大型海上风电主轴轴承”(直径超过3米)于2024年通过验收,该产品的寿命达到25年(国际标准为20年),可靠性提升15%。技术协同不仅提高了新强联的产品竞争力,也降低了明阳智能对进口轴承的依赖(2024年明阳智能进口轴承占比约为30%,2025年预计降至20%)。
供应链协同:新强联在河南洛阳、山东济南的生产基地与明阳智能的广东中山、江苏盐城生产基地形成了“零部件-整机”的近距离配套体系,物流成本降低约10%,交付周期缩短约15%(从45天降至38天)。
产能协同:2025年,新强联的风电轴承产能达到12万套(同比增长30%),其中约30%的产能用于满足明阳智能的需求;明阳智能的风电整机产能达到42GW(同比增长20%),其对新强联的轴承需求增长与新强联的产能扩张形成了良好的匹配。
对新强联的影响:与明阳智能的合作是新强联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5年预计贡献收入8亿元,占其风电轴承收入的20%),同时,通过与头部整机制造商的合作,新强联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其拓展其他客户(如金风科技、远景能源)。
对明阳智能的影响:新强联的稳定供应保障了明阳智能的产能扩张,降低了其供应链风险(如进口轴承的交付延迟),同时,技术协同提高了明阳智能整机产品的性能(如海上风电整机的可靠性),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投资逻辑:从长期看,新强联与明阳智能的合作符合“零部件-整机”的产业链一体化趋势,双方的协同效应将持续释放。对于投资者而言,新强联的投资逻辑在于“高端零部件的进口替代”及“头部客户的绑定”;明阳智能的投资逻辑在于“整机产能的扩张”及“海上风电的布局”,两者的合作将强化各自的投资逻辑。
尽管未获取到2025年新强联与明阳智能合作订单的具体数据,但基于历史合作情况、行业惯例及双方的战略规划,2025年双方的合作订单规模预计约为8亿元(同比增长38%)。双方的合作不仅带来了短期的收入增长,更通过技术、供应链、产能的协同效应,提升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从投资角度看,新强联作为“风电轴承龙头”,其与头部整机制造商的深度合作将支撑其长期收入增长;明阳智能作为“全球风电整机巨头”,其对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需求将为新强联等国内供应商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两者的合作是风电产业链“强链、补链”的典型案例,值得投资者关注。
(注:本报告中2025年合作订单规模为基于历史数据及行业逻辑的合理推测,具体数据以双方公开披露的信息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