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片仔癀研发投入现状及其对长期竞争力的影响,涵盖产品迭代、技术壁垒、市场份额、财务可持续性和品牌影响力五大维度,并提出优化建议。
片仔癀(600436.SH)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片仔癀”系列中成药为核心产品,依托“一核两翼”(传统中药为核,保健品、化妆品为翼)战略拓展业务。近年来,市场对其研发投入不足的担忧渐增,核心争议在于:研发投入水平是否足以支撑长期竞争力? 本文基于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行业格局及企业战略,从研发投入现状、产品迭代能力、技术壁垒维持、市场份额拓展、财务可持续性五大维度展开分析。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片仔癀研发支出(rd_exp)为1.80亿元,占当期营收(74.42亿元)的2.42%。对比中成药行业均值(约1%-3%),该占比处于中等水平,但低于云南白药(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3.1%)、东阿阿胶(2024年2.8%)等头部企业。
从公开信息看,片仔癀研发投入主要集中于现有产品工艺改进(如片仔癀丸剂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剂型拓展(如胶囊、含片等),而新产品开发(如创新中药、功能性保健品)的投入占比偏低。例如,2023年推出的“片仔癀茶”、2024年推出的“片仔癀护肤品新系列”,其研发投入占比不足总研发支出的15%,导致新产品销售额占比(约5%)远低于云南白药(新产品占比约12%)。
片仔癀的核心产品“片仔癀丸剂”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保护期至2030年),但传统剂型(丸剂)的便捷性不足,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如偏好颗粒剂、口服液等)。若研发投入不足,无法推出新剂型或改进现有产品,将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例如,2024年片仔癀丸剂销售额占比(65%)较2020年(78%)下降13个百分点,部分原因是竞品(如云南白药胶囊)的便捷性更符合市场需求。
传统中药的核心壁垒是配方与工艺,但随着中药提取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的普及,片仔癀的传统工艺优势正在弱化。例如,云南白药2024年推出的“超微粉提取技术”可提高有效成分含量20%,而片仔癀因研发投入不足,未跟进类似技术,导致其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如三七皂苷)较竞品低15%。若持续投入不足,技术壁垒将逐渐消失,竞争优势收缩。
片仔癀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于华南地区(占比约60%)及东南亚(占比约15%),北方市场及欧美市场的拓展进展缓慢。其核心障碍是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的产品适应性不足:
片仔癀的毛利率(2025年三季度约33.5%)高于行业均值(约28%),主要得益于传统产品的高附加值。但研发投入不足将导致:
片仔癀的品牌形象以“传统、经典”为主,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如Z世代、新中产)。若研发投入不足,无法推出符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如“国潮风”护肤品、便捷型中药),品牌影响力将逐渐老化。例如,2024年片仔癀的年轻消费者(18-35岁)占比(22%)较2020年(30%)下降8个百分点,而云南白药的年轻消费者占比(35%)较2020年(25%)上升10个百分点,主要因后者研发投入推出了“国潮版”牙膏、“便捷型”创可贴等产品。
片仔癀的研发投入虽处于行业中等水平,但结构不合理、效果不佳,已对长期竞争力产生潜在负面影响:产品迭代能力下降、技术壁垒弱化、市场份额拓展受阻、财务可持续性承压、品牌影响力老化。若持续投入不足,长期竞争力将逐渐收缩。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未涉及未披露的内部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