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片仔癀日化业务增长乏力的原因,包括行业竞争、产品结构、品牌协同及渠道布局等问题,并提出产品创新、品类拓展、品牌重塑等战略建议。
片仔癀(600436.SH)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以“一核两翼”战略(核心为传统中药,两翼为保健药品/食品、特色功效化妆品及日化产品)为核心布局大健康产业。其中,日化业务作为“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拓展品牌边界、挖掘新增长极的战略使命。然而,近年来该业务增长乏力,未能达到市场预期。本文从行业竞争环境、产品结构与创新、品牌协同效应、渠道布局效率四大维度,结合公司财务数据与行业趋势,深入分析其增长乏力的根源。
中国日化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2024年市场规模约5800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较2019年的8.1%显著放缓),竞争格局呈现“国际巨头主导、本土品牌分化”的特征。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等国际品牌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其在产品研发、渠道资源、品牌认知上的优势难以撼动;本土品牌中,云南白药(牙膏)、完美日记(美妆)、花西子(彩妆)等凭借差异化定位抢占细分赛道,进一步压缩了后进入者的空间。片仔癀作为2018年才正式发力日化业务的企业,面临“前有巨头、后有追兵”的双重压力。
片仔癀日化业务以“中药功效”为核心,聚焦护肤品(如面膜、面霜、精华)领域。然而,功效型化妆品已成为日化市场竞争最激烈的细分赛道之一:
片仔癀日化产品主要集中在面部护肤品(占比约75%),如“片仔癀珍珠膏”“片仔癀面膜”等,而洗发水、沐浴露、身体乳等高频刚需品类布局不足。相比之下,云南白药的日化业务以牙膏(占比60%)为核心,延伸至牙刷、漱口水、护肤品等品类,形成“口腔护理+全身护理”的协同效应,而片仔癀的“面部聚焦”策略导致用户覆盖范围有限,难以提升单客价值。
片仔癀日化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中药提取物(如片仔癀活性成分)”,但未形成清晰的功效定位。例如,“片仔癀珍珠膏”宣称“美白、祛斑、祛痘”,但缺乏临床数据支持,难以与修丽可(维生素C精华)、薇诺娜(敏感肌修复)等品牌的“强功效”标签竞争。此外,产品包装设计偏传统(如复古瓷瓶),未能吸引年轻消费者(占功效型化妆品市场60%以上)的注意力,导致品牌调性与目标客群错位。
片仔癀的核心品牌认知是“国宝中药”(如片仔癀丸剂、胶囊),但日化业务未能有效承接这一认知。例如,消费者对“片仔癀化妆品”的第一印象仍是“中药味浓、适合中老年人”,而年轻群体对“中药+美妆”的接受度较低(仅32%的Z世代表示愿意尝试中药化妆品,2025年艾瑞咨询数据)。相比之下,云南白药通过“牙膏=止血”的强关联,成功将“中药功效”转移至日化产品,而片仔癀的“中药+美妆”组合尚未形成清晰的品牌联想。
片仔癀日化业务的渠道结构以**线下专柜(占比55%)**为主,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的商场、药店,而线上渠道(电商、直播)占比仅35%(远低于行业平均58%)。线下渠道的局限性在于: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片仔癀日化业务收入约8.2亿元(占总收入的6.1%),同比增长仅4.3%(远低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11.2%)。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公司总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8.9%),但日化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至5.8%,未能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片仔癀的“一核两翼”战略中,“核心”(中药业务)占总收入的78%,而“两翼”(保健、日化)合计占比仅22%。公司对日化业务的研发投入(约0.5亿元,2024年)远低于中药业务(约3.2亿元),导致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此外,公司未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快速拓展日化业务(如珀莱雅收购彩棠、欧莱雅收购美即),进一步延缓了增长速度。
片仔癀日化业务增长乏力的根源在于:行业竞争加剧(功效型化妆品红海)、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协同效应)、品牌协同不足(核心认知未转移)、渠道布局失衡(线上竞争力弱)。这些问题导致其难以在“中药+日化”的赛道中形成差异化优势,未能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极。
片仔癀日化业务的增长乏力,本质是“中药企业跨界日化”的共性问题:如何将核心品牌的“中药认知”转化为“日化产品的差异化优势”。若能解决产品创新、品牌协同、渠道布局等关键问题,片仔癀有望在竞争激烈的日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公司“一核两翼”战略的重要增长引擎。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