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东易日盛(002713.SZ)债权人清偿率低的风险根源,包括资不抵债、资产质量恶化、盈利能力下滑及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并提出债权人、公司及监管层的应对建议。
东易日盛(002713.SZ)作为国内家装行业的老牌企业,近年来陷入经营困境,财务数据显示其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偿债能力急剧恶化。债权人清偿率(可供清偿资产/总负债)是衡量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过低将直接导致债权人面临重大损失风险。本文基于公司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及公开信息,从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现金流及行业环境等维度,系统分析其清偿率低的风险根源及潜在影响。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东易日盛总资产为14.60亿元(其中流动资产6.94亿元),总负债高达23.42亿元(全部为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达160.4%(总负债/总资产),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从清偿率的计算公式看,可供清偿的资产(主要为流动资产)仅能覆盖总负债的29.6%(6.94亿元/23.42亿元),若考虑资产变现中的折扣(如应收账款坏账、存货贬值),实际清偿率将进一步降至20%以下。
公司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仅3.2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46.8%),虽为最易变现资产,但仅能覆盖短期借款(9891万元)的32.9%,无法满足大规模偿债需求。应收账款1.96亿元(占流动资产的28.2%)和存货2.3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33.9%)是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但两者变现能力极差:
综上,公司实际可变现资产仅约5.13亿元(3.25亿元货币资金+1.7亿元应收账款+1.18亿元存货),仅能覆盖总负债的21.9%,清偿率极低。
公司主营业务(家装设计、工程施工)受房地产市场萎缩影响,收入持续下滑。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仅3.60亿元(同比下降约40%,参考2024年年报收入规模),净利润为-520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5148万元),连续多年亏损导致净资产大幅缩水(2025年中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0.27亿元)。
盈利能力恶化的核心原因:
长期亏损导致公司无法通过经营活动积累偿债资金,反而依赖借款维持运营,形成“亏损-借款-更亏损”的恶性循环。
2025年中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723万元(同比下降约150%),说明公司主营业务无法产生正向现金流,需依赖筹资活动维持运营。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16万元(主要为偿还借款及支付利息),显示公司已难以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资金。
短期偿债压力主要来自:
现金流断裂风险加剧,公司或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家装行业作为房地产产业链下游,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极大。2023年以来,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约20%,家装需求随之萎缩。同时,行业竞争加剧(CR10占比不足10%),中小公司纷纷降价抢单,导致行业整体毛利率从2020年的35%降至2024年的25%以下。
东易日盛作为传统家装企业,未及时转型(如布局整装或数字化),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2%降至2024年的0.8%,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境。行业系统性风险叠加公司自身经营问题,导致其清偿能力雪上加霜。
若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费用(如律师费、审计费)、共益债务(如破产期间职工工资)及优先债权(如税款、担保债权)将优先清偿,普通债权人(如供应商、客户)的清偿顺序排在最后。结合公司资产状况,普通债权人的清偿率或低于10%,面临重大损失。
若公司无法通过预重整(2025年中报提到“预重整进程中”)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剥离不良资产,将被迫进入破产清算。清算时,资产变现价值通常低于账面价值(如存货、固定资产可能被低价拍卖),导致可供清偿资产进一步减少,清偿率降至更低水平。
公司作为家装行业的核心企业,其偿债能力恶化将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
公司2025年中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0.27亿元(资不抵债),股东的股权价值已实质性清零。若进入破产清算,股东将无法获得任何清偿。
东易日盛债权人清偿率低的风险根源在于资不抵债的资产负债结构、恶化的盈利能力、紧张的现金流及行业环境的影响。短期内,公司若无法通过预重整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改善经营状况,清偿率将持续低位,债权人面临重大损失风险。
建议: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中报及公开财务披露。)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