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润股份微醺系列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超35%,得益于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与全产业链优势。本文分析其财务表现、驱动因素及行业机遇,展望未来增长潜力。
百润股份(002568.SZ)成立于1997年,2011年上市,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香精香料+预调鸡尾酒+烈酒全产业链布局的酒精饮料龙头企业。公司业务分为三大板块:
截至2025年上半年,预调鸡尾酒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65%左右(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推断),是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微醺系列作为预调鸡尾酒的核心子品牌,贡献了该板块40%-50%的收入(行业常规占比)。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0],公司实现总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24.1%(2024年中报为12.0亿元);净利润3.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6%(2024年中报为2.50亿元)。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70%,较2024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和费用控制(销售费用率从2024年的25%降至22%)。
假设预调鸡尾酒业务占总收入的65%,则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约9.68亿元,同比增长30%(2024年同期约7.45亿元)。其中,微醺系列作为核心子品牌,收入增速预计超过35%(高于板块整体增速),成为预调鸡尾酒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微醺系列的复苏首先源于产品迭代。2025年以来,公司推出了荔枝青柠、白桃乌龙等新口味,同时优化了配方(降低酒精含量至3%-5%ABV),符合年轻人“健康、轻时尚”的饮酒需求。此外,微醺系列推出小包装(275ml),适配便利店、电商等渠道,提高了购买便捷性。
公司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如小红书、微信朋友圈广告)和联名款(如与奶茶品牌、动漫IP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例如,2025年推出的“微醺×喜茶”联名款,在小红书上获得超过10万条笔记,带动销量增长25%。
公司的香精香料业务为预调鸡尾酒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如水果香精),降低了原材料成本(较市场采购低10%-15%);烈酒业务(如威士忌、伏特加)为微醺系列提供了优质酒精原料,保证了产品品质(如口感更醇厚)。全产业链协同使得微醺系列在成本和品质上具备竞争优势。
根据行业报告,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约60亿元,同比增长18%。年轻人(19-35岁)是主要消费群体,占比约70%,他们更偏好“便捷、时尚、低酒精”的预调鸡尾酒。
百润股份作为行业龙头,市场份额约30%(2024年数据),远超第二名(约15%)。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CR5从2020年的50%提升至2024年的70%),百润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微醺系列受益于行业增长和集中度提升。
酒精、香精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如2025年酒精价格同比上涨10%)可能挤压毛利率;
其他品牌(如RIO、冰锐)推出类似低酒精产品,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酒精饮料税收政策变化(如提高消费税)或限制广告投放,可能影响销售;
年轻人更偏好无酒精或健康饮品(如气泡水、果茶),可能导致微醺系列需求下降。
百润股份的微醺系列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显著复苏,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渠道拓展、营销升级和全产业链优势。行业环境的增长(预调鸡尾酒市场规模扩大)和竞争格局的优化(集中度提升)为其提供了机遇。
尽管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风险,但公司的战略布局(全产业链协同、烈酒业务增长)和产品竞争力(微醺系列的年轻定位)使其有望保持复苏态势。预计2025年全年,微醺系列收入将增长30%以上,推动公司总收入突破30亿元,净利润突破8亿元。
未来,随着烈酒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如2025年推出自有品牌威士忌),百润的全产业链优势将更加明显,微醺系列的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