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通富微电在AMD封测业务中的份额现状(2025年达43.6%)、驱动因素(技术协同、产能扩张、客户粘性)及业绩影响,并展望未来竞争格局与风险。
通富微电(002156.SZ)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封测服务商,与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的合作是其核心业务支柱之一。自2018年成为AMD主要封测供应商以来,双方合作深度持续提升,覆盖Ryzen(锐龙)、EPYC(霄龙)等核心处理器系列。本文基于2024-2025年公开财报、行业研报及供应链信息,从份额现状、驱动因素、业绩影响、竞争格局四大维度,系统分析通富微电在AMD封测业务中的份额及战略价值。
根据通富微电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中报披露[0],2024年公司来自AMD的收入为89.6亿元,占总营收的32.1%;2025年上半年,AMD收入同比增长18.7%至52.3亿元,占比提升至34.5%。结合AMD 2025年上半年封测总成本(约120亿元)推算,通富微电在AMD封测供应链中的份额约为43.6%,较2024年的**40.8%**略有提升。
从行业对比看,通富微电是AMD最大的封测供应商,远超第二名日月光(份额约25%)及第三名Amkor(份额约18%)[1]。这一份额水平反映了通富微电在AMD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其封测产能的60%以上用于满足AMD订单[0]。
AMD近年来加速推进3D V-Cache、Infinity Cache等先进封装技术,而通富微电在2.5D/3D封装(如CoWoS、InFO)、高带宽内存(HBM)封装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完美匹配AMD的产品升级需求。例如,通富微电为AMD EPYC 9004系列处理器提供的CoWoS封装,实现了芯片间的高速互联,支撑了AMD在数据中心市场的竞争力[2]。
通富微电近年来持续加大产能投入,2024年南通工厂(产能10万片/月)、2025年合肥工厂(产能8万片/月)先后投产,其中70%的新产能用于AMD订单[0]。产能的提前布局,确保了通富微电在AMD出货量增长(2025年上半年AMD处理器出货量同比增长22%[3])时,能够承接更多订单,避免份额被其他供应商侵蚀。
通富微电与AMD的合作已从“单纯封测”延伸至“设计-封测协同”,例如参与AMD芯片封装设计的早期阶段,优化封装方案以提升性能。这种深度协同使得AMD更换供应商的成本极高(据估算,更换主要封测供应商的时间成本约6-12个月,成本增加约15%[4]),从而巩固了通富微电的份额。
AMD业务是通富微电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通富微电总营收同比增长15.2%,而AMD收入同比增长18.7%,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若AMD 2025年全年出货量保持20%的增长(行业一致预期[3]),通富微电来自AMD的收入有望突破110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5%**以上。
AMD订单的毛利率高于通富微电整体毛利率约3-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AMD业务毛利率为18.2%,整体毛利率为15.5%[0])。这一差异主要源于先进封测业务的高附加值——通富微电为AMD提供的2.5D/3D封装服务,单价较传统封装高40%-60%[5]。因此,AMD业务的增长不仅提升了通富微电的收入规模,还优化了其利润结构。
当前,AMD封测供应链呈现“一超多强”格局:通富微电占比约44%,日月光(25%)、Amkor(18%)分列二、三位,剩余份额由小批量供应商分割[1]。日月光凭借其全球产能布局(如台湾、上海的工厂),在传统封装领域与通富微电形成竞争,但在先进封装领域,通富微电的技术优势更为明显。
乐观因素:
风险因素:
通富微电在AMD封测业务中的份额(约44%),是其技术实力、产能布局及客户粘性的综合体现。未来,随着AMD产品升级(先进封装需求增长)及通富微电产能扩张(先进封装产能释放),其份额有望稳中有升,继续作为AMD封测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但需警惕竞争对手的技术追赶及行业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对于通富微电而言,持续强化先进封装技术(如3D Stacked IC)、深化与AMD的协同设计,是保持份额优势的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AMD业务的增长(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优化)将成为通富微电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值得重点关注。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