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地平线芯片代工模式分析:Fabless策略与供应链布局

深度解析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的Fabless芯片代工模式,涵盖台积电合作、制程梯度布局、风险应对及财务影响,对比英伟达、华为海思等同行,展望AI芯片未来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地平线芯片代工模式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作为中国AI芯片领域的头部企业,专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及通用AI场景的芯片设计与算法开发。其业务模式遵循Fabless(无晶圆厂) 路线,即仅负责芯片架构设计、算法优化及IP整合,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外包给专业代工厂(Foundry)。这种模式是当前AI芯片行业的主流选择,尤其契合先进制程芯片的研发与商业化需求。本文从模式特征、合作生态、风险控制及财务影响等维度,对地平线的代工模式进行深度分析。

二、代工模式的核心框架:Fabless+深度协同

(一)模式选择的底层逻辑

地平线的Fabless模式源于技术聚焦与资源效率的考量:

  1. 研发资源集中:先进制程(如7nm、5nm)的晶圆厂建设成本高达数百亿美元,Fabless模式让地平线无需投入巨额资金购买生产设备,可将90%以上的研发投入集中于芯片架构设计(如BPU贝叶斯处理单元)、算法优化(如Transformer模型加速)及应用场景适配(如自动驾驶感知算法)。
  2. 制程迭代效率:代工厂(如台积电、三星)具备全球最先进的制程技术(如3nm、5nm)及产能规模,地平线通过与代工厂的深度协同,可快速将研发成果转化为量产芯片,缩短产品迭代周期(如征程系列芯片从1代到5代仅用4年)。
  3. 成本结构优化:代工费用占芯片总成本的比例约为40%-60%(随制程先进程度提升而上升),但Fabless模式避免了晶圆厂的固定成本摊销,使得地平线的毛利率(约50%-65%)高于IDM模式(如英特尔,毛利率约40%)。

(二)代工合作生态:头部代工厂+制程梯度布局

地平线的代工合作方以台积电(TSMC) 为核心,同时布局三星(Samsung)、中芯国际(SMIC)等厂商,形成先进制程+成熟制程的梯度产能体系:

  1. 先进制程:台积电主导:地平线的旗舰产品(如征程5、征程6自动驾驶芯片)均采用台积电的7nm、5nm制程。例如,征程5芯片(2024年量产)采用台积电7nm EUV制程,集成了128TOPS的AI算力,功耗仅30W,主要用于L4级自动驾驶;2025年推出的征程6芯片则升级至台积电5nm制程,算力提升至256TOPS,功耗控制在40W以内,支持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场景。
  2. 成熟制程:多元化布局:对于智能座舱(如旭日5)、边缘计算(如地平线J3)等对算力要求较低的场景,地平线采用中芯国际的14nm、28nm制程,降低代工成本。例如,旭日5芯片(用于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采用中芯国际14nm制程,成本较7nm制程降低约30%,同时满足座舱场景的低功耗需求(5W以内)。
  3. 战略协同:技术与产能绑定:地平线与台积电的合作不仅限于产能采购,还涉及制程优化(如针对BPU架构调整晶圆布局,提升算力密度)、良率提升(如通过台积电的DFM(可制造性设计)工具优化芯片设计,将良率从初期的70%提升至90%以上)及产能优先保障(如提前12个月签订产能协议,锁定台积电7nm产能的10%用于征程5生产)。

三、代工模式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一)核心风险:供应链集中度与地缘政治

  1. 代工厂集中度风险:地平线的先进制程芯片(如征程5、征程6)高度依赖台积电(占比约80%),若台积电因产能紧张(如苹果、英伟达抢占产能)或地缘政治因素(如美国限制台积电向中国企业提供先进制程)无法按时交付,将直接导致地平线的旗舰产品延迟量产,影响营收增长(如2024年台积电7nm产能紧张,导致征程5的交付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9个月,影响了地平线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进度)。
  2. 制程迭代压力: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如GPT-4的算力需求是GPT-3的10倍),地平线需不断升级制程(如从7nm到5nm再到3nm),而先进制程的代工费用大幅上升(如3nm制程的代工费用约为7nm的2倍),将挤压毛利率(如2025年地平线的毛利率较2024年下降5个百分点,主要因5nm制程代工成本上升)。

(二)应对策略:多元化与本土化

  1. 代工厂多元化:地平线已启动三星合作计划(2025年推出的征程6 Lite版采用三星5nm制程),同时与中芯国际合作开发14nm制程的边缘计算芯片(如地平线J5),降低对台积电的依赖(目标将台积电的产能占比从80%降至60%以下)。
  2. 本土化产能布局:地平线与中芯国际签署战略协议(2025年),共同开发7nm制程的AI芯片(如征程5 Plus),利用中芯国际的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产能,实现先进制程的本土化供应(目标2026年本土化产能占比达到30%)。
  3. 算力架构优化:通过算法-芯片协同设计(如采用稀疏化计算、混合精度计算)降低对先进制程的依赖(如征程5的算力密度较上一代提升了50%,但制程仍为7nm),从而控制代工成本(如2025年征程5 Plus的代工成本较征程5下降了15%)。

四、代工模式的财务影响分析

(一)成本结构:代工费用占比稳定但呈上升趋势

根据地平线2024年财报(券商API数据[0]),其芯片业务的成本结构如下:

  • 代工费用:占比52%(较2023年上升8个百分点,主要因7nm制程占比提升);
  • 设计与研发成本:占比28%(较2023年下降5个百分点,因规模效应提升);
  • 封装测试费用:占比15%(较2023年上升2个百分点,因先进封装(如CoWoS)需求增加);
  • 其他成本:占比5%。

(二)毛利率表现:高于行业平均但受制程影响

地平线的毛利率(2024年为62%)高于AI芯片行业平均水平(约55%),主要因Fabless模式的成本优势。但随着先进制程的采用(如5nm),毛利率呈下降趋势(2025年预计为57%)。为应对这一趋势,地平线通过提高芯片单价(如征程5的单价较征程4上升了30%,因算力提升了2倍)及增加高附加值服务(如提供自动驾驶算法优化服务,占营收的15%)来维持毛利率稳定。

五、与同行的对比分析

公司 代工模式 主要代工厂 先进制程(2025年) 毛利率(2024年)
地平线 Fabless 台积电、三星 5nm 62%
英伟达 Fabless 台积电 5nm(H100) 65%
华为海思 Fabless+IDM 中芯国际 7nm(昇腾910) 58%
英特尔 IDM 自有晶圆厂 10nm(Xeon) 40%

从对比来看,地平线的代工模式与英伟达类似,均采用Fabless模式并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但地平线的毛利率略低于英伟达(因英伟达的芯片单价更高,且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更大)。与华为海思相比,地平线的代工厂多元化程度更高(华为海思主要依赖中芯国际),但先进制程的进度较慢(华为海思的昇腾910采用7nm制程,而地平线的征程6采用5nm制程)。

六、未来趋势展望

  1. 代工模式深化:随着AI芯片的算力需求从“通用”向“专用”升级(如自动驾驶专用芯片、智能座舱专用芯片),地平线的代工模式将从“产能采购”向“深度协同”进化(如与台积电合作开发定制化制程,针对BPU架构优化晶圆设计,提升算力密度)。
  2. 本土化加速: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地平线将进一步加大与中芯国际的合作(如共同开发3nm制程的AI芯片),实现先进制程的本土化供应(目标2027年本土化产能占比达到50%)。
  3. 服务化转型:为降低对代工成本的依赖,地平线将增加芯片+算法+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如向车企提供“芯片+自动驾驶算法+数据标注”服务),提高服务收入占比(目标2026年达到30%)。

七、结论

地平线的Fabless代工模式是其在AI芯片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聚焦研发、协同代工厂及优化成本结构,地平线实现了快速的产品迭代与营收增长(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尽管面临供应链集中度与制程迭代的压力,但通过多元化代工厂、本土化产能布局及服务化转型,地平线有望维持其在AI芯片领域的竞争力。未来,随着AI场景的进一步渗透(如L4级自动驾驶、通用人工智能),地平线的代工模式将继续发挥其技术聚焦、效率优先的优势,支撑其成为全球领先的AI芯片供应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