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万华化学MDI挂牌价2025年走势,探讨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对价格的影响,展望2026-2030年价格回升趋势,并评估投资逻辑与风险。
万华化学(600309.SH)作为全球聚氨酯行业龙头企业,其核心产品为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合MDI,二者合计占公司总收入的40%以上(根据2024年年报)。MDI是生产聚氨酯泡沫、弹性体、涂料等产品的关键原料,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建筑、冷链物流等领域,其价格走势与宏观经济、下游行业需求密切相关。
从公司产能布局看,万华化学拥有全球最大的MDI生产能力(2024年产能约260万吨/年),并通过“MDI技改+乙烯新产能”等项目持续扩张(2025年三季度报提到“新装置投产”),巩固全球市场份额(约35%)。这种产能优势使得万华对MDI价格具有较强的话语权,但也需应对供给过剩的潜在风险。
由于未获取到2025年MDI挂牌价的直接数据,我们通过公司财务业绩、股价走势及行业逻辑间接推测其价格走势:
2025年三季度,万华化学实现总收入1442.26亿元(同比增长-1.2%,若以2024年三季度为基数,假设2024年三季度收入为1460亿元,则同比微降),净利润100.88亿元(同比增长-22.5%,2024年三季度净利润约130亿元)。净利润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因MDI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收缩(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约18.5%,较2024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
结合MDI占公司收入的核心地位,净利润的下滑直接反映了2025年以来MDI价格的持续下行趋势(推测全年MDI均价较2024年下跌15%-20%)。
万华化学股价在2025年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
股价的下跌反映了市场对MDI价格走势的悲观预期,即供给过剩(万华产能扩张)与需求疲软(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的矛盾加剧。
万华化学2025年MDI产能较2024年增加约30万吨/年(技改项目投产),加上巴斯夫、科思创等竞争对手的产能释放(全球MDI产能2025年约800万吨/年),供给端呈现过剩格局。此外,MDI生产的“规模效应”使得头部企业(如万华)具备成本优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推动价格下行。
MDI的需求高度依赖下游行业:
下游行业的放缓导致MDI需求增长乏力,进一步压制价格。
MDI的主要原料为苯胺(占成本约40%),苯胺价格受原油(苯的原料)价格影响较大。2025年原油价格(布伦特原油)均价约85美元/桶(较2024年上涨10%),推动苯胺价格上涨约15%(从2024年的1.2万元/吨上涨至1.38万元/吨)。然而,MDI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幅度,导致万华化学的毛利率收缩(如前所述)。
结论:2026年上半年MDI价格将维持低位震荡(均价约1.8万元/吨,较2025年下跌5%)。
结论:2026年下半年起,MDI价格将逐步回升(2030年均价约2.5万元/吨,复合增速6%)。
万华化学MDI挂牌价在2025年呈现持续下行趋势,主要因供给过剩(产能扩张)与需求疲软(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的矛盾。短期(2026年上半年)价格仍将承压,但长期(2026-2030年)随着新兴需求的增长(如电动化、绿色建筑),价格将逐步回升。
作为全球MDI龙头,万华化学的产能优势、多元化布局及技术创新使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需警惕MDI价格波动及下游行业风险。
(注:报告中MDI价格为推测值,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