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北方华创刻蚀设备市占率,2025年全球市占率约9.2%,国内达26.3%。涵盖技术进展、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助力了解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发展现状。
刻蚀设备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市场份额是衡量企业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的关键指标。北方华创(002371.SZ)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其刻蚀设备业务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报告通过企业基本面分析、财务数据解读、市场格局推断等多维度,结合行业公开信息,对北方华创刻蚀设备的市占率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北方华创的主营业务涵盖集成电路设备、光伏设备、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其中集成电路设备是核心收入来源(2025年中报占比约60%)。刻蚀设备作为集成电路设备的重要细分,是公司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
公司刻蚀设备主要包括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C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CP)等类型,覆盖28nm、14nm等先进工艺节点,可应用于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如NAND、DRAM)等领域。根据公司年报,其刻蚀设备已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主流晶圆厂的供应链,具备批量交付能力。
北方华创在刻蚀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厚,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半导体设备相关专利超2000件,其中刻蚀设备专利占比约15%。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达20.77亿元,同比增长28.6%,主要用于先进刻蚀设备的工艺升级(如高Aspect Ratio刻蚀、原子层刻蚀)及产能扩张。
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约600亿美元,其中刻蚀设备占比约15%,即9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24年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约210亿美元,刻蚀设备占比约15%,即31.5亿美元(约225亿元人民币)。
北方华创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集成电路设备收入约96.6亿元(占总营收的60%)。结合行业惯例(刻蚀设备占集成电路设备收入的25%-35%),假设公司刻蚀设备收入占比为30%,则2025年上半年刻蚀设备收入约29亿元,全年预计约58亿元(约8.3亿美元)。
全球刻蚀设备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Lam Research(美国)、TEL(日本)、Applied Materials(美国)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北方华创作为国内龙头,凭借成本优势与本地化服务,在中低端刻蚀设备市场占据一定份额,高端市场(如7nm及以下工艺)仍需追赶。
国内刻蚀设备市场主要玩家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半导体等。其中,中微公司在介质刻蚀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北方华创则在金属刻蚀领域表现突出。2024年,北方华创刻蚀设备收入约50亿元(估算),略低于中微公司的60亿元,但增长速度更快(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35%)。
北方华创的刻蚀设备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CCP刻蚀设备已实现28nm工艺量产,ICP刻蚀设备可满足14nm工艺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占比约12.8%),重点攻克高Aspect Ratio刻蚀、原子层刻蚀等高端技术,未来有望进入高端市场,提升市占率。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北方华创作为国家大基金重点投资企业,受益于政策扶持,其刻蚀设备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晶圆厂的渗透率不断提高。2024年,公司刻蚀设备国内市场份额约20%(估算),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25%**以上。
北方华创近年来加速产能扩张,北京、上海等地的新工厂陆续投产,刻蚀设备产能将从2024年的100台/年提升至2025年的150台/年。产能提升将支撑公司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北方华创刻蚀设备全球市占率约5%-10%(估算),国内市占率约20%-25%(估算),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其核心优势在于本地化服务与成本控制,但高端技术仍需提升。
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与技术进步,北方华创刻蚀设备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26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将突破80亿元,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2%,国内市占率达到3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