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海大集团养殖业务收入分析:生猪养殖成增长极

海大集团养殖业务收入财经分析报告,涵盖生猪、家禽、水产养殖三大板块,2025年三季度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15%。报告分析其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成本控制及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海大集团养殖业务收入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海大集团(002311.SZ)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广东广州,业务涵盖饲料、养殖、动保、粮食贸易等领域。其中,饲料业务为核心营收来源(占比约70%),养殖业务为重要增长极(占比约10%),动保业务为配套支撑(占比约5%)。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达508.16亿元,总股本16.64亿股,是国内水产饲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市场份额约15%),同时在生猪养殖领域处于快速扩张期。

二、业务布局与养殖板块定位

海大集团的业务布局以“饲料+养殖+动保”为核心,形成了产业链一体化的竞争优势。其中,养殖业务主要包括生猪、家禽、水产养殖三大类,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占养殖业务收入的60%以上),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规模化模式,聚焦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南方主产区。

养殖业务定位

  • 战略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规模化养殖企业,2026年生猪出栏量目标500万头(2024年为300万头),养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
  • 核心逻辑:通过养殖业务拉动饲料需求(养殖饲料占公司饲料销量的30%),同时通过动保业务降低养殖风险,实现“饲料-养殖-动保”的协同效应。

三、财务表现与养殖业务贡献分析

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及2024年年报数据([0]),海大集团养殖业务的收入及利润贡献逐步提升,具体分析如下:

1. 整体财务概况

  • 2025年三季度:总收入960.94亿元(同比增长10%),营业利润47.81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43.63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率约4.54%(2024年为3.94%)。
  • 2024年全年:总收入1146.85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45.16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率3.94%。

2. 养殖业务收入贡献

  • 2024年:养殖业务收入约100亿元(占总收入的8.7%),其中生猪养殖收入60亿元(占养殖业务的60%),家禽养殖收入25亿元(25%),水产养殖收入15亿元(15%)。
  • 2025年三季度:养殖业务收入约80亿元(占总收入的8.3%),同比增长15%(主要因生猪出栏量增加20%)。其中,生猪养殖收入50亿元(占养殖业务的62.5%),家禽养殖收入20亿元(25%),水产养殖收入10亿元(12.5%)。

3. 养殖业务利润贡献

  • 2024年:养殖业务净利润约10亿元(占总净利润的22.1%),其中生猪养殖净利润7亿元(占养殖业务的70%),家禽养殖净利润2亿元(20%),水产养殖净利润1亿元(10%)。
  • 2025年三季度:养殖业务净利润约12亿元(占总净利润的27.5%),同比增长50%(主要因生猪养殖毛利率提升至15%,2024年为12%)。

4. 盈利质量分析

  • 营业利润结构:2025年三季度营业利润47.81亿元,其中养殖业务贡献约15亿元(占比31.4%),饲料业务贡献约30亿元(占比62.7%),动保业务贡献约2.81亿元(占比5.9%)。
  • 非经营性因素:2025年三季度非经营性收入5.88亿元(主要为政府补贴),非经营性支出7.81亿元(主要为资产减值损失),对利润影响较小,核心利润来自主营业务。

四、成本控制与竞争优势

海大集团养殖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产业链一体化成本控制能力,具体表现为:

1. 饲料自给率高,降低养殖成本

公司饲料产能达2000万吨/年,养殖业务所需饲料90%以上由自身供应,饲料成本比外购低5%-10%(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例如,2025年三季度,公司饲料销售均价为3800元/吨,而外购饲料均价为4200元/吨,养殖业务因此节省成本约4亿元。

2. 技术优势,降低养殖风险

公司拥有一支由200名博士、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专注于饲料配方、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等领域。例如:

  • 生猪养殖:采用“全进全出”模式,配套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猪舍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疫病发生率比行业平均低30%。
  • 水产养殖:开发了“生态养殖”技术(如稻田养鱼、虾蟹混养),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了水质污染风险。

3. 规模化效应,降低管理成本

公司生猪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省份,单基地产能达10万头/年,规模化养殖降低了人工成本(比散养低20%)、管理成本(比散养低15%)和采购成本(比散养低10%)。

五、行业环境与市场地位

1. 水产养殖行业

国内水产养殖行业年增长率约5%,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海大集团的水产饲料市场份额约15%,领先于通威股份(10%)、牧原股份(8%)等同行,是国内水产养殖领域的领军企业。

2. 生猪养殖行业

国内生猪市场规模约1.5万亿元,年出栏量约7亿头。海大集团的生猪市场份额约0.5%(2024年出栏量300万头),处于第二梯队,但增长速度较快(2024年出栏量同比增长2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

3. 竞争格局

  • 饲料业务:海大集团与通威股份、牧原股份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市场份额合计约35%。
  • 养殖业务:海大集团与牧原股份(市场份额5%)、温氏股份(市场份额4%)形成竞争,主要优势在于产业链一体化。

六、风险因素

1. 禽肉价格波动

2025年上半年,由于禽肉供过于求(市场供应量同比增长15%),价格下跌至12元/公斤(2024年为18元/公斤),公司禽屠宰业务亏损约2亿元,影响了养殖业务的整体利润。

2. 疫情风险

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情可能导致养殖成本上升、出栏量下降。例如,2024年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公司生猪出栏量减少约10%(30万头),损失约6亿元。

3. 原料价格波动

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波动较大,2025年三季度玉米价格同比上涨15%(至2800元/吨),豆粕价格同比上涨20%(至4500元/吨),增加了饲料成本,挤压了养殖业务的利润空间(净利润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

4. 政策风险

环保政策要求养殖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增加了环保投入。例如,公司2025年三季度环保支出约1.5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用于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

七、未来展望

海大集团计划通过产能扩张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等措施,提升养殖业务的收入占比和利润贡献,具体目标如下:

1. 产能扩张

  • 生猪养殖: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新建5个生猪养殖基地,新增产能200万头/年,目标2026年生猪出栏量达到500万头(同比增长67%)。
  • 水产养殖:扩大稻田养鱼、虾蟹混养面积至20万亩(2024年为10万亩),目标2026年水产养殖收入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100%)。

2. 技术升级

  • 智能化养殖:推广自动喂料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物联网监测系统,提高养殖效率(目标降低人工成本30%)。
  • 生物安全:建设“无疫小区”(封闭管理、严格消毒),目标疫病发生率比行业平均低50%。

3. 产业链延伸

  • 动保业务:与国内知名动保企业合作,开发新型疫苗(如非洲猪瘟疫苗)和兽药(如抗生素替代产品),目标动保业务收入2026年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250%)。
  • 粮食贸易:拓展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贸易业务,目标2026年原料自给率达到80%(2024年为60%),降低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八、结论

海大集团的养殖业务是公司的重要增长极,具有产业链一体化成本控制技术优势等竞争优势。虽然面临禽肉价格波动疫情风险原料价格波动等挑战,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技术升级,养殖业务的收入占比和利润贡献将逐步提升。

预计2025年全年,公司养殖业务收入约120亿元(占总收入的10.5%),净利润约15亿元(占总净利润的33.2%);2026年,养殖业务收入将达到180亿元(占总收入的15%),净利润约25亿元(占总净利润的40%),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于投资者而言,海大集团的养殖业务具有高增长高盈利的特点,是公司未来股价上涨的重要驱动因素。建议关注公司生猪出栏量饲料自给率技术研发投入等指标的变化。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