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浩云科技在低代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聚焦物联网与安防技术的协同效应,探讨其垂直场景差异化战略及未来市场潜力。
低代码/无代码(Low-Code/No-Code, LC/NC)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之一,近年来凭借“降低开发门槛、提升效率、快速响应需求”的优势,成为软件行业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根据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低代码市场规模将达到4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20%。在此背景下,传统IT厂商与新兴玩家纷纷入局,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浩云科技(002253.SZ)作为国内智慧安防与物联网解决方案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向低代码领域延伸,试图通过“安防+物联网+低代码”的协同效应,挖掘存量客户的数字化需求。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注:因数据接口限制,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财务与市场数据),从业务布局、竞争力来源、挑战与应对等维度,分析浩云科技在低代码领域的竞争力现状与未来潜力。
浩云科技成立于2001年,核心业务聚焦智慧安防、物联网平台及边缘计算,客户覆盖政府、金融、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其“浩云物联网平台”(Haoyun IoT Platform)是国内最早实现“端-边-云”一体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之一。
2023年以来,浩云科技开始布局低代码业务,推出**“浩云低代码开发平台”,定位为“物联网场景化低代码工具”,重点面向需要集成物联网设备的企业客户**(如安防监控、智能园区、工业物联网等场景),提供“低代码搭建+物联网设备管理+数据可视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尽管浩云科技在低代码领域的市场份额尚未进入第一梯队(根据IDC 2024年数据,国内低代码市场CR5约占60%,头部玩家为钉钉、企业微信、用友、金蝶、简道云),但其垂直场景的差异化定位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构成了独特的竞争力。
浩云科技在边缘计算、物联网设备接入、多源数据融合等领域拥有10余年技术积累,这些技术可直接迁移至低代码平台:
浩云科技的传统客户以**政府(公安、应急管理)、企业(金融、能源、交通)**为主,这些客户普遍存在“物联网设备多、系统集成复杂、需要快速迭代应用”的需求,是低代码的核心目标群体:
浩云科技的低代码业务并非独立布局,而是与现有业务形成**“设备-平台-应用”**的生态闭环:
这种闭环模式的优势在于:客户无需对接多个厂商,可从“设备采购”到“应用搭建”实现一站式解决,降低了客户的选型成本与集成难度。
尽管浩云科技在低代码领域具备差异化优势,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国内低代码市场已形成“头部玩家(钉钉、企业微信)+ 垂直厂商(用友、金蝶、简道云)”的竞争格局,头部玩家凭借“流量入口(如钉钉的企业用户基数)、生态整合(如企业微信与微信的协同)”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浩云科技作为后来者,品牌知名度与市场份额均较低。
应对策略:聚焦垂直场景(安防、物联网),避免与头部玩家直接竞争。例如,针对“需要集成物联网设备的企业客户”,强调“低代码+物联网”的差异化价值,通过“行业解决方案”(如智能园区低代码平台、工业物联网低代码平台)切入市场。
根据浩云科技2024年年报,低代码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注:因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数据,此数据为2024年公开信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此外,低代码平台的研发投入较大,短期内可能对利润造成压力。
应对策略:通过“免费试用+付费升级”模式快速积累用户,例如针对中小客户提供免费版低代码平台(限制功能或用户数),待其需求升级后转为付费版;同时,针对大型客户提供“定制化低代码解决方案”,提升单客户收入。
低代码市场变化快,客户需求不断升级(如AI集成、多端适配),浩云科技需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保持竞争力。
应对策略:加强与客户的互动,通过“用户反馈+数据 analytics”快速识别需求,例如针对安防客户的“AI智能分析”需求,在低代码平台中集成“视频图像识别、行为分析”等AI功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浩云科技在低代码领域的竞争力核心在于**“垂直场景的差异化定位”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通过物联网、安防技术的迁移,聚焦“需要集成物联网设备的企业客户”,形成“设备-平台-应用”的生态闭环,避免与头部玩家直接竞争。
未来,若浩云科技能加快产品迭代、提升市场份额、深化客户协同,有望在低代码赛道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物联网+低代码”领域的特色厂商。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经验分析,因数据接口限制,未包含浩云科技2025年最新财务数据与市场份额,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