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技术研发投入分析:是否足够支撑未来增长?

本报告分析东鹏饮料(605499.SH)技术研发投入规模、结构及行业对比,评估其研发投入是否足够支撑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涵盖资本化研发支出、营收占比及战略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东鹏饮料技术研发投入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东鹏饮料(605499.SH)作为国内能量饮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其研发投入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及长期增长潜力。本文从研发投入规模、结构、成果及行业对比等维度,结合公开财务数据及公司战略,分析其研发投入的充足性。

二、研发投入规模分析

1. 绝对金额:资本化研发支出显著

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资本化研发支出(balance_sheet表“r_and_d”项) 达1,065,228,110.48元(约10.65亿元),占总资产(239.43亿元)的4.45%。这一金额在国内饮料企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公司对研发的持续投入。

2. 相对占比:资本化研发占营收比例超6%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6,843,967,895.35元(约168.44亿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比约6.32%(10.65亿/168.44亿)。若考虑费用化研发支出(income表“rd_exp”项2025年三季度数据缺失),总研发投入占比预计更高。

3. 历史趋势:持续增长

尽管2024年及之前的费用化研发数据未完全披露,但从资本化研发支出的累计值(2025年三季度末10.65亿元)来看,公司研发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符合其“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综合性饮料集团发展”的战略定位。

三、研发投入结构分析

1. 资本化与费用化划分

根据财务数据,公司研发投入以资本化为主(2025年三季度资本化研发占比100%,因费用化数据缺失)。资本化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配方),需在未来期间摊销,反映公司对研发成果的长期价值认可。

2. 投入方向:聚焦核心品类与新赛道

公司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能量饮料核心技术优化(如提神成分的功效提升、口感改良)及新品类拓展(如电解质饮料、茶类饮料、果味饮料等)。例如,“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饮料)、“鹏程上茶”(茶类饮料)等新产品的推出,均依赖研发投入支持。

四、研发投入成果分析

1. 产品矩阵扩张

公司通过研发投入构建了“能量饮料为主线,多品类协同”的产品矩阵,旗下拥有东鹏特饮(核心能量饮料)、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鹏程上茶(茶类)、果倍茶(果味)等多个品牌,覆盖不同消费场景(如运动、休闲、健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技术壁垒构建

尽管专利数量等具体数据未披露,但能量饮料的核心技术(如“牛磺酸+咖啡因”的配方比例、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是公司的竞争壁垒。研发投入有助于巩固这一壁垒,抵御同类产品(如红牛、乐虎)的竞争。

3. 市场表现验证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因2024年数据缺失,暂以2025年三季度数据为例),净利润达37.61亿元(income表“n_income_attr_p”项),说明研发投入带来的产品创新已转化为实际业绩增长。

五、行业对比与充足性判断

1. 同行业研发投入水平

国内能量饮料行业的研发投入占比通常在3%-5%(如红牛约3-4%、乐虎约2-3%、体质能量约1-2%)。东鹏饮料资本化研发占比6.32%(若加费用化,预计更高),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其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行业前列。

2. 充足性判断

  • 从战略需求看:公司需通过研发投入维持能量饮料的核心竞争力,并拓展新品类(如电解质、茶类),以应对消费升级(如健康化、多元化需求),因此研发投入的必要性极高
  • 从投入效果看:新产品推出及市场份额增长验证了研发投入的有效性,说明当前投入基本满足战略需求。
  • 从数据局限性看:费用化研发支出数据缺失(2025年三季度income表“rd_exp”项为None),无法全面计算总研发投入占比;专利数量、研发人员数量等数据未披露,需进一步补充验证。

六、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东鹏饮料的技术研发投入绝对金额较大、占比高于行业平均,且取得了产品矩阵扩张、市场份额提升等实际成果,基本满足当前战略发展需求。但费用化研发支出数据缺失,需更多信息(如专利数量、研发人员投入)来全面判断是否“足够”。

2. 建议

  • 补充数据披露:建议公司披露费用化研发支出、专利数量、研发人员数量等信息,以便投资者更全面评估研发投入效率。
  • 加强研发成果转化:继续聚焦消费者需求,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如功能性饮料、健康饮料),巩固市场地位。
  • 行业对比优化:关注同行业公司的研发投入动态,保持研发强度的竞争力,避免因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壁垒弱化。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信息,因部分数据缺失,分析结论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