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下旬 琏升科技HJT技术路线风险分析:跨界光伏的挑战

本文深入分析琏升科技跨界布局HJT光伏电池的技术、市场、财务及政策风险,揭示其作为互联网企业切入光伏高端技术领域的高风险性,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琏升科技HJT技术路线风险分析报告

一、引言

琏升科技(000606.SZ)作为国内互联网企业服务领域的参与者,近年来传闻拟布局HJT(异质结)光伏电池技术路线。HJT作为当前光伏行业的高效电池技术方向,具有转换效率高、衰减低、双面发电等优势,但也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竞争激烈等风险。本文从技术跨界、市场竞争、财务能力、政策环境等维度,系统分析琏升科技切入HJT路线的潜在风险。

二、核心风险分析

(一)技术跨界风险:主营业务与光伏无关,技术积累不足

根据券商API数据[0],琏升科技的核心业务为互联网企业服务,以“连锁化+互联网化”的O2O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注册、财税、投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并未涉及光伏电池研发或生产。HJT技术属于光伏行业的高端领域,需要长期的半导体工艺、光伏材料、电池制造等技术积累,而琏升科技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几乎为空白。

  • 风险点
    1. 技术成熟度风险:HJT电池的生产涉及非晶硅薄膜沉积、透明导电膜(ITO)制备、金属化工艺等复杂步骤,对设备精度和工艺控制要求极高。琏升科技作为跨界企业,缺乏光伏电池生产经验,若直接投入量产,可能面临良率低、效率不达标等问题(如HJT电池的量产效率需达到25%以上才具备经济性,而新手企业往往难以快速突破)。
    2. 专利与知识产权风险:HJT技术的核心专利多被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捷佳伟创等龙头企业掌握,琏升科技若未经授权使用,可能面临专利诉讼;若自主研发,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且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

(二)市场竞争风险:行业集中度高,新进入者难以突围

HJT市场当前处于龙头企业主导、产能快速扩张的阶段。根据行业公开信息,2025年全球HJT电池产能预计将超过100GW,其中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爱康科技等企业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已具备成熟的HJT技术和量产能力,且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成本(如隆基绿能的HJT电池成本已降至0.8元/瓦以下)。

  • 风险点
    1. 市场份额抢占难度大:琏升科技作为新进入者,若没有技术或成本优势,难以从龙头企业手中抢占市场份额。例如,当前HJT电池的主流客户为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商,对供应商的技术资质、产能规模要求极高,琏升科技短期内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2. 技术路线替代风险: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快,除HJT外,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IBC(交指式背接触)等技术也在快速发展。TOPCon电池的转换效率已接近HJT(约24.5%),且成本更接近传统PERC电池(约0.6元/瓦),若TOPCon的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HJT的市场需求可能被挤压,琏升科技的投入将面临“技术过时”风险。

(三)财务能力风险:当前财务状况薄弱,无法支撑大规模投入

根据券商API数据[0],琏升科技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

  • 营业收入:56.9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主因互联网企业服务业务收缩);
  • 净利润:-344.69万元(亏损扩大,主因成本控制不力);
  • 净资产:2006.38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0.2%,财务杠杆率高)。

HJT电池的产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据行业测算,一条1GW的HJT生产线投资约5-7亿元(含设备、厂房、研发),而琏升科技当前的净资产仅2000余万元,无法覆盖初期投入。若通过债务融资,将进一步加剧财务压力(当前资产负债率已达70%,再融资空间有限)。

  • 风险点
    1. 资金链断裂风险:若琏升科技强行投入HJT产能,可能导致现金流紧张,甚至无法维持现有互联网业务的运营。
    2. 盈利周期长风险:HJT电池的成本下降需要规模效应支撑,通常需要2-3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而琏升科技当前净利润为负,无法承受长期亏损的压力。

(四)政策与市场需求风险:补贴退坡与需求不确定性

光伏行业受政策影响极大,HJT技术的推广依赖于政策支持(如高效电池补贴、碳减排政策)和市场需求(如光伏电站对高效电池的需求)。

  • 政策风险
    国内光伏补贴已逐步退坡(2023年起,集中式光伏电站不再享受补贴),HJT电池的价格高于PERC电池约0.2-0.3元/瓦,若没有政策支持,其性价比优势难以体现。此外,若未来政策转向支持其他技术路线(如TOPCon),琏升科技的HJT投入将面临政策风险。
  • 需求风险
    当前光伏市场的主流需求仍以性价比高的PERC电池为主(占全球产能的60%以上),HJT电池主要应用于高端分布式电站或海外市场。若全球光伏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如欧洲市场因能源危机缓解而减少光伏安装),HJT电池的市场需求可能低于预期,导致琏升科技的产能过剩。

三、结论与风险总结

琏升科技切入HJT技术路线的风险极高,主要体现在:

  1. 技术跨界:主营业务与光伏无关,缺乏技术积累,难以突破HJT的工艺壁垒;
  2. 市场竞争:HJT市场已被龙头企业主导,新进入者难以抢占份额;
  3. 财务能力:当前财务状况薄弱,无法支撑巨额的产能投入;
  4. 政策与需求:补贴退坡与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了HJT技术的推广难度。

若琏升科技坚持布局HJT,需首先解决技术积累(如与光伏企业合作或收购)和资金问题(如引入战略投资者),否则可能面临“跨界失败”的风险。

四、建议

  1. 谨慎布局:若公司拟进入光伏领域,建议先通过参股或合作的方式积累技术和市场经验,而非直接投入量产;
  2. 聚焦主业:当前互联网企业服务业务仍有增长空间,应优先巩固现有业务的竞争力;
  3. 关注政策动向:密切跟踪光伏行业政策(如高效电池补贴、碳达峰目标),待政策明确后再考虑布局HJT。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券商API数据,未包含琏升科技关于HJT的未公开信息,风险分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